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 建立健全研究型医生培养机制 推动创新药研发加快发展 2023-03-08

  建议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研究型医生的培养体系建设,转变医院管理理念,拓宽研究型医生培养渠道

  本报两会报道组 赵彬彬

  研究型医生是创新药物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关键,是推动创新药研发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也是解决优质临床资源不足,改善重大新药创制能力不足的关键。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建立健全研究型医生培养机制,推动创新药研发加快发展。

  近年来,我国加速推动由“医药制造大国”向“医药制造强国”转变,国内医药创新氛围浓厚、创新药企动作活跃,每年申请临床试验的新药数量大幅增长,上市的创新药数量屡创新高。

  据CDE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间,我国IND(新药临床试验申请)注册申请数量总体增幅35.7%,远超过全球总体17.3%的增幅,中国创新药临床研究领域正逐步进入加速发展的新时代。

  李燕介绍,过去五年,齐鲁制药研发上市新产品超100个,多个国内首家或独家上市品种已成为临床重磅药物。目前,公司还有90余款I类新药和200余款非专利药处于研发阶段,多款药品将陆续上市。

  李燕表示,随着创新药物临床研究数量激增,伴生的一个新问题是,国内高水平临床研究医生紧缺,能够承担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者更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主要与目前的医院培养模式以及医院绩效考核机制密切相关。比如,目前在研究型医院的年度考核中,大部分均有一定的住院天数、病房周转率、手术比例等要求。该要求适合于社会服务型医院,却不利于研究型医院。在此种情况下,常规医院的年度考核模式导致临床研究医生在繁忙的工作中只能重患者治疗而轻临床研究,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是,创新药临床实验得不到优质的医疗资源支持,质量堪忧、步履维艰。同时,考核机制要求教学医院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研究成果发表和获得国际认可,其目的与制药企业希望推动药物上市的终极目标存在偏差。

  李燕建议,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研究型医生的培养体系建设;转变医院管理理念,划分研究型医院和临床型医院主要职责,保障研究型医院的研究任务,建立合理的研究型医院管理、培训、考评机制;拓宽研究型医生培养渠道,让更多人加入研究型医生的队伍中来;加快研究型病房的建设,让研究型医生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