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普瑞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2025-04-29

  证券代码:301239                证券简称:普瑞眼科                公告编号:2025-015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适用  R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R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为眼科疾病患者提供诊断、治疗、保健及医学验光配镜等眼科全科医疗服务的专科连锁医疗机构。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主要包括屈光项目、白内障项目、医学视光项目和综合眼病项目,具体包括:屈光手术、白内障、眼视光、眼底病、青光眼、斜视与小儿眼科、泪道、角膜病、眼眶病、眼外伤、医学验光配镜等“全年龄段、全程视力、全视觉场景”的眼科诊疗与眼健康服务。

  作为国内非公立眼科医疗服务行业的领先企业之一,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在北京、上海、重庆、成都、武汉、昆明、兰州、合肥、郑州、南昌、乌鲁木齐、哈尔滨、济南、西安、贵阳、沈阳、天津、长春、广州、南宁、东莞、深圳、福州、大理等二十余个城市投资经营了34家普瑞眼科医院、4家眼科门诊部,形成了在全国主要城市的连锁布局。2024年度,公司业务量保持稳步提升,年门诊量154.72余万人次,年手术量超18.13万台。

  1、主要经营模式

  (1)直营连锁的经营模式

  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坚持“直营连锁”的经营模式来开展眼科医疗服务业务,通过在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其他主要城市进行投资和并购眼科专科医疗机构,为公众提供专业且可及的眼健康医疗服务。

  (2)矩阵式管理模式

  公司实行“总部+医院”的矩阵架构,总部负责战略规划、人事财务、品牌管理及外部资源协调,各下属医院聚焦本地医疗资源对接、差异化营销落地与一线运营,既保障全国战略统一,又激活医院的创新活力,实现“管控精准度”与“市场响应速度”双提升。

  (3)全周期服务模式

  公司聚焦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构建“全周期眼健康服务体系”,通过标准化服务培训、岗位考核机制及全环节质量控制,提升医疗人员服务意识与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眼健康诊疗服务。

  (4)协同化销售模式

  在总部层面,公司设有专门的运营管理中心,负责统筹公司的全国性推广运营工作;在下属医院层面,每家医院都设有相应的运营管理部门,具体承担各医院在当地经营目标的执行和落地任务。这种集权与分权的有机结合,既发挥连锁品牌的规模优势,又赋予一线团队灵活执行空间,最终实现最佳推广效果。

  (5)集约化采购模式

  公司推行“集中采购为主,分散采购为辅” 策略,依托全资子公司重庆远志、重庆福瑞灵、马鞍山昶明等集采平台,统一管理医疗器械与高值耗材。集中采购方式可降低成本,也可强化供应商准入标准、质量管控与售后服务,提升供应链稳定性与毛利率水平,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2、市场地位

  公司深耕眼科医疗服务行业近二十年,凭借稳健的全国布局、扎实的运营能力和完善的组织体系,在同行和患者群中形成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现已成为国内非公眼科医疗服务行业中位居前列的全国性眼科连锁医疗服务机构,覆盖绝大部分省级行政区,为广大患者提供标准化、高质量的眼科医疗服务。

  3、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受整体需求增长放缓及行业竞争加剧的双重影响,公司屈光及视光项目的营业收入有所下降;自2024年5月起,各省市开始全面落地执行国家组织白内障人工晶体集中带量采购的政策,并叠加医保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等政策,给公司白内障项目的营业收入带来压力。同时,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乏力,利润空间被压缩,三大项目的毛利率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2024年,公司实现门诊量153.11余万人次,同比增长1.63%;手术量超18.12万台,同比增长3.13%;实现营业收入267,827.91万元,同比下降1.46%;实现净利润-9,283.15万元,同比下降133.3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0,186.21万元,同比下降138.0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522.20万元,同比下降143.08%。

  2024年度,公司继续贯彻“全国连锁化+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坚持内生式发展与外延式扩张并重,进一步扩大在全国主要城市的布局,进一步夯实并提高市场占有率,以满足更多患者对眼健康的诊疗需求,同时公司持续加强精细化管理,优化成本费用管控,增强下属医院核心竞争力。

  (1)持续推进扩张计划,确保收入增长潜力

  自2021年起,公司按照“全国连锁化+区域一体化”的战略布局,持续稳健地推进其扩展计划,以夯实公司在全国的连锁网络布局和既有的竞争优势,其中:昆明星耀普瑞、广州越秀普瑞、乌鲁木齐高新普瑞、深圳南山普瑞、福州普瑞、上海宝山普瑞、黑龙江普瑞等七家眼科医疗机构于2024年建成并投入运营,年末又控股收购大理眼视光眼科医院有限公司(现更名为大理普瑞)。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在全国范围内运营35家眼科专科医院和4家门诊部,自2022年至2024年三年期间,公司体内新增16家眼科医疗机构(仅福州普瑞为门诊部,其余均为眼科专科医院),数量占比超四成,这些新医院已成为推动公司未来发展的新动力源,为公司收入增长提供坚实基础。

  (2)不断深化学科建设,促进业务均衡发展

  公司坚持“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的核心理念,持续深化学科建设,构建“核心专科引领、多学科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公司持续加大资源投入,重点打造屈光手术、白内障、近视防控等核心专科,引入微创全飞秒精准4.0-VISULYZE技术、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景深延长型(EDOF)人工晶状体、角膜塑形镜数字化验配、巩膜镜等先进技术与产品,以巩固核心专科的学科优势。同时,公司逐步推进眼底病、角膜病、视功能训练、干眼、青光眼等其他学科的发展,比如:抗VEGF药物眼内注药中心、干眼诊疗门诊、视觉相关阅读障碍门诊、青光眼俱乐部等,以进一步提升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服务能力。公司强化多学科协同,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等复杂病例,公司部分医院建立“多学科诊疗(MDT)中心”,整合相关亚专科专家,联合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实现复杂病例一站式解决。报告期内,公司综合眼病项目实现营收47,006.77万元,同比增长12.81%。

  (3)持续引进专家人才,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公司始终将人才作为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持续深化“人才强院”战略,2024年在人才引进方面持续发力,通过柔性引进、全职聘任等方式,吸引一批三甲医院资深专家加盟,成功引进沙翔垠教授、周文天教授等国内知名的眼科专家,快速提升医院的学科能级和品牌知名度。此外,公司还有一批优秀的临床医生完成了职级晋升。经过多年打造,公司已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和晋升机制。报告期内,公司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合作的首届“雄鹰计划”管理干部特训营顺利结业,“华山计划”储备运营中心班圆满落幕,为公司下一步发展储备大批运营管理人才。

  (4)打造校企合作标杆,促进医教研一体化

  作为国内眼科医疗服务领域的头部企业之一,公司始终将“医教研一体化”作为核心发展战略,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构建起“临床医疗-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的全链条生态体系。2024年度,上海大学医学院与普瑞眼科医院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成立“上海大学医学院附属眼科中心”、“上海大学医学院眼视光研究中心”,推动眼科医学领域的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刘泉教授团队在ESCRS 2024国际会议上发布的“烟酰胺单核苷酸延缓晶状体硬化”研究,首次提出该化合物在老视治疗中的应用潜力;卢奕教授主导的“前切技术在复杂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项目,不仅拓宽了白内障手术适应症范围,更在先天性白内障、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手术及瞳孔成形术等复杂病例中展现出非凡的治疗效果;普瑞眼科医院集团医疗团队全年共发表103篇学术论文,参与行业标准制定13项,其中专家共识9项,标准、指南4项。

  (5)构建精细运营体系,提升持续发展能力

  2024年度,面对国内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及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公司聚焦精细化运营体系构建,为应对行业变革、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坚实基础。在医保控费层面,依托DRG/DIP 2.0版分组方案动态优化病种结构,重点挖掘高价值病种,通过缩短平均住院日、标准化诊疗流程降低单位成本,同时针对复杂病例、多学科联合手术等特殊情形运用特例单议机制争取合理补偿,推动运营模式从“医保依赖”“耗材依赖”向“价值驱动”“技术驱动”转型;在运营管理层面,以差异化战略为核心,快速引进蔡司全飞秒精准4.0、数字化验配角膜塑形镜等前沿技术,并持续吸纳知名专家强化学科壁垒,用数字化手段重构运营体系,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在成本管控层面,推动组织变革与精简,有效减少非必要管理成本,实现更扁平化管理,持续进行常态化人员能力迭代,努力打造一支贴合业务需求、适应新形势业务开展、持续学习能力较强的一线作战队伍,同时通过资源重新分配,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房租成本,实现降本增效。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R否

  单位:元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R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R 不适用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R适用 □不适用

  单位:股

  

  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适用  R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R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