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301248 证券简称:杰创智能 公告编号:2025-026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为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适用 R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R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战略和业务概述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以技术立身、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前沿科技技术落地,助力公安、政企、能源、工业等领域客户的数智化建设,致力于成为国内人工智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领军企业,为建设数字中国贡献力量。随着人工智能产业浪潮的来临,公司技术、产品和业务全面升级。当前,杰创智能定位为人工智能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自研+合作+生态”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人工智能技术产品,面向AI算力基础设施和AI行业应用建设需求,结合政企、安全等场景的优势市场资源,实现以技术产品带动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升级,推动公司向产品型、运营型业务发展;同时加强资本运作,通过战略合作、合资经营、投资并购等外延发展手段,提升传统优势业务的竞争力,加速培育新增长曲线,加快公司战略转型,为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公司基于自主研发智能技术不断创新AI产品体系。公司以智能技术立身,通过自主研发和产学研合作,构建了人工智能、智能算力、物联感知三大技术体系,并结合客户应用需求,搭建前沿技术和市场落地的“桥梁”,不断形成AI产品创新转化,打造了云计算、具身智能、通信安全、数智中台等多个系列产品。
公司致力于提供高性价比的算力和云计算基础解决方案。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蓬勃发展,云计算和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正迎来新一波浪潮,我们致力于为政企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算力基建和云计算产品,并助力客户“用好”AI,用“好AI”。
公司以新质生产力技术守护社会和国防安全。以人工智能、机器人、电磁科技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普及,为新时期的社会治安、国防安全带来新思路、新手段,也带来了新的威胁,我们致力于用新技术助力公安、国防等部门管理升级,提供高效的安全管理手段。
公司为各行业数字基础建设提供全栈解决方案。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倒逼”各行业数字化建设的加速,物联、网络、数据是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作为公司的传统优势领域,我们致力于为政企客户提供数智基建设计、开发、建设的全栈式解决方案服务,助力客户不断提升数智生产力。
(二)技术体系
杰创智能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和创新,形成了人工智能技术、智能算力技术、物联感知技术三大技术体系,支撑产品开发和应用解决方案落地。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打造AI生产力平台,将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数字孪生等多元智能技术进行整合创新,助力高效开发各类AI、智能体应用;智能算力技术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高性能、资源灵活调配的算力底座;物联感知技术提供丰富多样感知手段以及信号分析能力,为智能系统感知物理世界提供“触角”。三大技术体系相互补充,持续推动产品创新和价值变现。
(1)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生产力平台:公司人工智能生产力平台是公司高效开发各类AI应用的技术中台,构建四大基础中心(数据中心、训练中心、模型中心、推理中心)、八大能力平台模块(大模型调度平台、数字人生产平台、智能机器人平台、视觉计算平台、语音技术平台、自然语言处理平台、机器学习平台、具身智能机器人平台)。其中,基础中心面向数据的标注处理、模型训练、模型管理应用、业务推理等全流程环节,内置超过20个行业的垂类训练数据集和上百个微调模型,具备国内外(开源/非开源)大模型的测试和优化工具,助力公司各线条业务在针对不同客户、不同场景需求时,快速选择最合适的AI大模型、小模型算法应用;八大能力平台内置了公司积累的各类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库,便于产品开发快速调用。
大数据技术:公司积极发展大数据相关技术,涵盖大数据采集、接入、数据清洗、高性能计算、数据建模、专用算法、智能分析、数据可视化等多个环节,构建公司大数据技术开发平台。其中,公司重点研发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针对大容量异构数据的快速分析、挖掘,从中获取有价值的分析结果。公司基于分布式流式计算算法、图计算算法、社交网络行为分析算法、区块链算法和爬虫算法等多项专利或独有底层算法,结合公司独有的专用高性能计算专利技术,不断应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来提升多类型大数据智能分析、数据挖掘分析效率。
(2) 智能算力技术
云计算技术:公司云计算技术基于云原生架构理念构建,通过虚拟化与容器化技术融合实现全栈资源服务化交付,提供弹性计算、分布式存储、智能网络及异构算力调度能力。其核心架构采用分布式微服务设计,通过动态资源池化与自动化编排引擎实现秒级弹性伸缩,并依托智能Kubernetes调度引擎优化算力管理,支持多维度调度策略与GPU资源切分技术,显著提升集群资源利用率与管理效率。
超融合技术:基于软件定义存储(SDS)架构,通过高性能超融合软件在全栈信创、25G网络环境下,三节点可实现单卷4K随机写100万IOPS、时延2.2ms(毫秒)、单卷4K随机读200万IOPS、时延1.1ms(毫秒),突破性能瓶颈,打破国外软硬件技术栈的垄断。可高效承载大型数据库、大规模虚拟化集群、容器化应用及HPDA等核心业务场景。
高性能计算:公司开发的专用高性能计算技术采用先进的计算架构,集成GPU及专用ASIC芯片,采用分布式处理,解决单位体积下的计算瓶颈、扩展性问题,大幅提升单位体积和功耗下的计算吞吐量,以及通过分布式计算提升总体计算效率,打造专用、高性能、可堆叠、高可靠的计算硬件平台,可用于深度学习计算、神经网络计算、密码分析计算、SVD 矩阵计算、聚类算法、区块链工作量证明等专业算法,有效节省降低专用数据中心的投资建设规模,有助于开发扩展性良好的各类专有设备。
(3)物联感知技术
无线信号监测、定位、分析技术:无线信号采集、感知、定位、分析技术是公司坚持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主要包含以下几项:一是在复杂干扰环境下的无线电采集技术、超宽带频谱探测技术、跳频信号探测技术;二是针对各类信号特别是5G网络下的MIMO及天线阵列技术;三是针对各类无线信号的感知识别技术、无线目标智能分析技术、无源TDOA定位技术等;四是针对特定无线信号的各类信道干预技术等。基于上述技术打造多种无线电感知分析设备及系统,可实现公共无线通信和专用无线通信的安全管控,,用于各类通信安全和公共安全管控场景。
物联感知及边端融合技术:包括物联芯片、物联网通信协议、物联网数据治理等技术。公司研发的通导一体化芯片和计算模组产品,集通信与定位功能于一身,支持数据传输、北斗定位、加密安全,采用低功耗设计,尺寸小巧,能为各类无人飞行器、船只、无人值守传感器提供长时间的定位和数据传输能力,可用于卫星导航,具有商用潜力,能助力千帆星座商业航天卫星导航。物联网中间件技术满足对基于多种物联网主流协议的数据接入,包括CoAP、MQTT、UDP、LWM2M(NB-IOT)以及TCP透传等。可通过配置采集长度和位数,把协议中传感器数据按照不同厂家不同设备分类存储。物联网数据治理技术实现对元数据的管理以及可用数据的清理。
(三)产品体系
(1)云计算及算力产品
常青云全线产品深度融入国产化生态,通过全栈信创适配实现从芯片到应用的自主可控,并深度整合通算与智算资源,构建通智融合平台,为政务、金融、制造等行业提供安全可靠的数字化转型基座。
常青云AI超融合一体机:常青云AI超融合一体机提供集计算、存储、网络与AI算力(CPU+GPU)于一体的软硬件解决方案,专为AI应用及高性能计算设计,内置DeepSeek、通义千问等多种参数、不同体量的大模型应用;具备“超、快、轻、稳”四大显著特性,性能极速、极简轻量、安全稳定、一云多芯,国产和非国产的CPU、GPU全兼容;产品支持私有化部署,保障金融、医疗、制造、政府等行业数据安全,具备高性能并行计算、超算级存储和高性价比优势,提供灵活扩展能力,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
常青云智算平台:常青云智算平台是基于常青云平台打造的国产化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是为 AI 应用提供所需算力服务、数据服务、算法服务的算力新型基础设施。平台面向人工智能研究中的数据处理、算法开发、模型训练、模型发布、推理应用和算力调度等各个流程,通过可视化界面、预置算法库和自动化流程设计,支持CPU、GPU、TPU等多元算力的智能调度与优化,结合分布式计算能力,确保高并发、低延迟的推理性能,满足实时AI应用需求,大幅降低AI开发门槛,让企业快速实现从训练到推理的全流程应用,简化人工智能开发复杂度,提升AI算力普惠度。
常青云AI智能体应用平台:常青云AI智能体应用平台是企业级的AI Agent智能体应用开发平台,能够帮助客户一键部署本地知识库和RAG系统,打造基于本地知识库的智能问答、AI客服、AI产品助理、AI办公助手、公文生成器、校对宝等智能体应用,帮助客户快速打造专属的AI智能体应用中心。
常青云分布式存储软件:常青云分布式存储软件专为海量数据管理场景打造,以 “高可靠、强扩展、易兼容” 为核心优势,采用弹性扩展架构,支持存储资源按需动态扩容,从容应对数据量爆发式增长;支持多副本、纠删码等数据保护技术,保障数据完整性与业务连续性,兼顾存储成本优化。创新优化读写引擎,提升数据处理性能,高效支撑高并发业务场景。为用户构建安全稳定、灵活高效的分布式存储体系,筑牢数据存储基石,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
常青云云平台产品:常青云平台作为新一代智能云计算平台,提供完善的基础资源管理功能,实现对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的统一的管理。向下可统一智能化纳管调度基础软硬件异构资源;向上对用户提供丰富的服务产品、安全的管理视图,以及自动化、智能化的编排交付能力,实现资源抽象化、服务化、标准化的交付及管理。
常青云桌面云产品:常青桌面云是自主研发的桌面虚拟化产品,支持全信创交付,真正实现复杂场景覆盖。利用自研的高性能流式传输协议,为用户提供媲美PC的桌面效果,创新性的支持中大型2D/3D设计、视频领域、云游戏等有GPU要求的场景。
(2)具身智能产品
电磁科技产品
电磁发射技术是机械能发射、化学能发射之后的一次发射方式的技术突破,是一种新兴的直线推进技术,其采用电磁作用原理产生的电磁推力使物体加速,适宜于短行程发射大载荷,在军事、民用和工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目前主要应用在电磁枪、电磁炮,以及航空母舰舰载机弹射领域。
电磁科技系列产品以杰创公司研发的微型电磁发射技术为核心,实现了电磁弹射器的微型化、高效率、可重复使用,使用电磁为动力驱动救援包、抓捕网、破窗弹等物品弹射至预定位置,完成相关救援、抓捕等任务。
其中电磁网捕器是新型电磁动力安保网捕产品,基于杰创智能自主研发的电磁弹射技术,利用电磁弹射瞬间产生的推力带动抓捕网迅速张开,前方遇到目标时,利用牵引力实现目标的自动盘罩、产生束缚,协助安保部门抓捕或控制目标。产品采用电磁发射技术,无火药和高压气体,可以安全、迅速、无接触的束缚住目标,从而实现控制目标、防止其伤害群众的目的。可广泛适用于校园、医院、银行、机关等单位安全保护,也适合公安机关进行抓捕辅助、应急处突等工作。电磁破窗器同样基于自主研发的电磁弹射技术,在发射瞬间产生推力带动破窗弹射击,可在15米外破穿10+10mm双层夹胶钢化玻璃,实现破窗功能,方便进行进一步的灭火或救援物资抛投,最大抛投距离约120米,适用于各种复杂场景火场的破窗救援,也可用于救援装备的远距离抛投。
安保机器人产品
安保机器人系列产品是杰创智能自主研发、应用于公安、消防、应急场景的各类机器人、无人机产品。其中,电磁巡捕机器狗是深度融合“AI+电磁科技+机器人”的安全产品,以智能识别、安全控制为核心,基于公司自研的感知导航识别控制解决方案,结合对重点目标、危险行为动态识别视觉算法,以及自动瞄准、智能网捕等控制技术,实现了实现智能化的安保巡逻、全景监控、危险识别、预警管控、自动瞄准、智能网捕等功能;可广泛应用于街道日常安保巡逻、园区日常安全巡控及高风险目标安全控制等领域。
电磁网捕无人机是将空射型电磁网捕器挂载到无人机载具上,并结合专用的识别、瞄准、控制算法,实现自动巡航、飞行监控、风险识别、目标跟踪、电磁网捕等功能,可以用于快速追踪、紧急救援、辅助抓捕等场景,未来也可用于低空管控、无人机反制对抗等行业。
机器人智控平台实现了对各类机器人(轮式、四足、二足、无人机)的统一调度管理、巡检分配、风险识别、协同作战,具备设备管理、远程控制、任务调度、数据协同、智能研判、态势展现等功能。
(3)通信安全产品
无线信号探测、定位、分析产品:该产品系列以杰创智能自主研发的软件无线电认知平台为基础,以国产化通用、标准、模块化的软硬件平台为依托,结合机器学习和大模型技术,通过软件编程实现各类型无线信号采集、分析的各种功能,可同时支持 2/3/4/5G、WIFI等多种制式的移动网络通信、网络分析,目前应用于无线通信采集分析、无线信号测量定位、无线信号监测管控、电子战(EW)研究等领域,公司开发的边海防无线信号测距测向产品是通过国家专门机关认证的无线信号分析产品。
公安大数据产品:公共安全大数据产品按照“大数据+大算力+大模型”的理念,在自有专用高性能计算及成熟版本大数据大模型基础平台之上,以高质量数据治理、高效能挖掘算法、高效用算力调度为核心,具有架构新、速度快、体量轻等特性,专注于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落地,并在反诈、打私、安保、边防等领域构建了先进的数据模型及应用。
其中,反诈预警管控平台以通信数据为核心,整合多维数据,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实现涉诈线索的自主发现和预警,从多维分析、一体化预警、精准宣防、多级劝阻、侦办打击等方面入手,打造集反诈信息整合、诈骗行为预警、诈骗线索分析、涉诈域名封堵、劝阻成果展示于一体的电信网络诈骗行为一体化预警防控系统。
其中,边海防应用平台以海上实时无线信号数据为数据主体, 并辅以光电、AIS、雷达、卡口等数据,打造反走私、反偷渡、边海区域管控等为核心应用的预警管控分析平台,提升对开阔地域及近岸宽阔水域内目标的精准发现预警和管控能力,有效补强了安全主管部门对近海通信目标的管控分析力量。
(4)数智化中台及应用产品
数智化中台产品:综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开发的PaaS层(平台即服务)软件系列,主要为上层应用系统在融合通信、物联感知、数据治理、数据可视化方面提供相关能力,包含融合通信平台、物联网统一管理平台、视频共享服务平台、城市信息化模型(CIM)平台、大数据平台等。例如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具备“一图知城、一图控城、一图治域”的能力,整合城市多源数据,构建三维可视化“数字孪生城市”,实现城市全貌一图掌握,通过实时监控和智能分析,对城市运行中的关键要素进行动态监测和预警,利用可视化分析和仿真推演功能,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科学辅助。
行业应用产品:面向智慧民生、城市治理、智慧产业、智慧环保等场景提供行业应用系统和解决方案,如城市应急综合管理平台、交通信号控制平台、AR全景系统应用平台、智慧园区综合管理平台、城市运营管理平台等。
(四)业务布局
(1)AI+云计算产品及解决方案
随着公司云计算及人工智能应用产品的成熟,公司将该业务从原智慧城市业务中独立分类,以更完整地展现该业务的经营情况。在该领域,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常青云”系列云计算及算力产品,发挥原智慧城市业务在行业和区域市场资源上的积累,面向政企、教育、公安、金融等领域客户部署私有云的需求商机,提供产品销售和系统集成服务需求。该业务经营模式以软件产品销售、软硬一体产品设备销售为主,产品交付验收为完成,部分项目会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技术开发服务。
此外,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私有部署,带来行业智能体(AI Agent)开发业务需求,而智能算力的紧缺也带来以“云”为载体的算力服务、算力租赁业务机会,公司该业务也将积极探索相关业务机会。
(2)AI+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原智慧安全业务)
随着公司围绕人工智能和新安全需求形成的创新产品升级,公司将原智慧安全业务升级为“AI+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依托电磁网捕器、安保机器人、无人机等新产品,在原有通信安全综合管理解决方案、公共安全管理综合解决方案基础上,增加面向社会治安和消防安全管理解决方案。该业务经营模式主要以软硬一体产品设备销售为主,产品交付验收为完成,并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系统集成和技术服务。
公司通信安全管理综合解决方案依托通信安全系列产品,为公安客户对管理区域内的数据采集、传输、分析提供精准技术手段,为国土电磁空间安全提供技术方案。
公共安全综合解决方案匹配国内各级公安、司法部门的大数据发展战略,布设各类物联感知设备并开发各类大数据应用,为安全部门打击诈骗、走私、暴恐等犯罪活动提供技术手段,为公安司法各类监所场景提供智能化方案。
社会治安和消防安全管理解决方案依托公司具身智能系列产品,为国内各级公安安全部门提供巡逻、探测、危险场景处置智能化方案,为消防和应急部门提供高空消防、森林防火、应急救援等场景的智能化方案。
(3)行业数智化解决方案(原智慧城市业务)
随着公司产品和行业业务的拓展,原智慧城市业务的内涵升级为面向各行业提供信息化咨询设计、软件应用开发、系统集成、运维服务等数智化解决方案,具体涵盖民生(建筑、园区、教育、医疗)、城市管理与服务(港口、交通、市政、政务)、数据中心服务、工业能源(核电、烟草等)四大行业领域。作为传统优势业务,目前已经覆盖了深圳、北京、海口、南京、西安等31个地市,销售覆盖全国各个区域。业务经营模式以项目型为主,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方案设计,通过招投标获取项目,基于自研数智化中台及行业应用,并整合上下游软硬件资源实施交付,取得客户验收后为项目完成。
AI在行业的落地需要物联感知、算力、数据、云计算等IT基础设施的完善,因此数智化建设是各行业部署AI应用、提升业务“含AI量”的基础。因此,行业数智化解决方案业务既能为公司各类AI产品带来市场客户资源,AI产品的部署落地又将推动客户在数智化基建上的投入,形成良性业务循环。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R否
单位:人民币元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R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R不适用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适用 R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R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截至报告日,本集团无需要披露的其他重要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