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300105 证券简称:龙源技术 公告编号:定2025-002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为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未变更。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适用 R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R适用 □不适用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515,814,42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R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行业基本情况及发展阶段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4-2025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其中火电装机14.4亿千瓦(煤电11.9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5.7%);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9.5亿千瓦,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2024年,全口径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为54.8%,煤电充分发挥了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作用。根据中电联预测,到2025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有望超过38亿千瓦,煤电所占总装机比重2025年底将降至三分之一,太阳能发电和风电合计装机将超过火电装机规模。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新能源出力不稳及源荷时空错配由此带来的消纳问题逐渐凸显。煤电机组的高可控性和实施深度调峰改造的安全性、经济性仍是电网实现灵活性调节的理想方式。
2024年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深入开展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到2027年存量煤电机组实现‘应改尽改’”。为推动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2024年10月国家能源局就《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公开征求意见。公司积极响应加快构建新型电力政策要求,大力推广火电机组灵活性深度调峰技术,通过等离子体点火稳燃智能控制技术及电站锅炉数字化、可视化图像火检技术,进一步拓宽煤质适用范围和锅炉的炉型,并提升火电机组的灵活性和节能降耗水平;通过综合节能改造多元技术开展辅机系统深度节能降耗方案的研究、示范及应用,提升火电机组在深度调峰工况下的安全性、经济性;针对锅炉出力需进行峰谷双向挖潜的问题,开发“小粉仓增强灵活储供系统”。公司布局新型储能技术,实施了国内首台大容量抽汽加热熔盐储能项目,后续有望为公司提供新的业绩成长。报告期内,公司节能板块收入增长65.18%,综合改造业务发展势头良好。
2024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该方案对于三种技术路线(绿氨掺烧、生物质掺烧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进行了明确指示。基于前期的技术储备,公司已经具备绿氨掺烧、生物质掺烧的系统设计和实施能力,报告期内加快煤电低碳化改造技术推广应用。公司联合国内相关学科研究领域顶尖高校,从基础研究、装备研制到产业化工程应用实施全链条战略布局,依托承担的“600MW燃煤锅炉混氨燃烧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验证”项目,首次在国能粤电台山电厂600MW燃煤发电机组上实现多个负荷工况下燃煤锅炉10-30%掺氨燃烧平稳运行,为我国燃煤机组源头减碳提供了解决方案。该技术被国家能源局评为“2024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公司积极研究生物质与燃煤电站机组耦合发电技术,与单独使用生物质原料燃烧发电相比较,掺烧技术在发电规模、燃烧效率和运行稳定性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报告期内,公司持续突破生物质耦合燃烧关键技术,“燃煤锅炉掺烧生物质燃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技术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评价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抢抓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战略机遇,依托煤电灵活性改造与低碳化改造政策支持,积极推广综合节能改造新技术,助力“三改“联动高效实施;加速推进熔岩储能、混氨燃烧等前瞻技术研发应用,为未来业绩增长培育新动能。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7,654.45万元,同比增长13.06%;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合计支出15,250.34万元,同比增长11.11%;信用减值损失1,512.87万元,同比增长3114.58%;确认投资收益3,267.26万元,同比增长323.28%;财务费用-1,558.09万元,同比增长4.97%;利润总额7,977.00万元,同比减少31.33%;所得税费用1,448.24万元,同比增长157.7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28.75万元,同比减少53.77%。公司报告期内各业务板块经营情况如下:
节能板块实现收入104,177.17万元,同比增长65.18%。主要系公司把握国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战略窗口期,深入开展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并且积极布局新型储能技术,实施了国内首台大容量抽汽加热熔盐储能项目。该板块中,综合节能改造业务实现收入81,045.28万元,同比增长44,825.75万元,同比增长123.76%;节油业务实现收入22,744.60万元,同比减少3,310.98万元,同比减少12.71%;其他业务实现收入387.29万元,同比减少405.85万元,同比减少51.17%。
环保板块实现收入13,517.36万元,同比减少57.02%。主要系“十四五”期间国内大部分煤电机组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目标,本年度改造项目较少,并且钢铁、水泥等非电行业经营困难,升级改造项目大幅减少。该板块中,低氮燃烧业务实现收入8,928.92万元,同比减少14,719.77万元,同比减少62.24%;电站运行智能化(软件)业务实现收入2,039.67万元,同比增长135.07万元,同比增长7.09%;其他业务实现收入2,095.50万元,同比增长1,633.91万元,同比增长353.97%;房产租赁收入、边角余料等销售收入453.27万元,同比增长7.30万元,同比增长1.64%。
新能源板块实现收入9,959.92万元,同比减少45.84%。主要系生物质耦合燃烧技术尚处于初期示范阶段,本年度没有新增应用场景。该板块中,混氨业务实现收入5,506.05万元,同比增长5,506.05万元,同比增长100%;生物质业务实现收入2,081.82万元,同比减少14,036.93万元,同比减少87.08%;清洁供暖业务实现收入1,743.13万元,同比减少147.38万元,同比减少7.80%;分布式光伏项目实现收入628.92万元,同比增长247.71万元,同比增长64.98%。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R否
元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R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R不适用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适用 R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R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