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夔先生跨时代的美术生涯和杰出贡献 2024-07-06

  吴夔 建造风力发电站 145cm×83cm 纸本设色 1958年

  吴夔 建湖公社 28cm×20cm 纸本设色 1959年

  吴夔 农村公社工地 32cm×45cm 纸本设色 1959年

  吴夔 东风烟雨锡惠翠 40cm×28cm 纸本设色 1962年

  吴夔先生(1914—1970)出生于昆明,幼随父赴贵阳,后来随着成长又辗转全国各地。其父为前清举人,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学培养和艺术熏陶。那个时代的美术界人士一定熟识吴夔先生,尤其是贵州和江苏南京的艺术圈曾与他交往以及一道从事创作的朋友一定熟悉他。但吴夔先生由于1970年早早过世,人们对他曲折波澜的人生和杰出的艺术成就并不了解,或者所知甚少。追溯历史即可知晓,他在20世纪上半叶,曾与沈钧儒、邹韬奋等各界名流交往。少年时对艺术的天然热爱,使他顺利考入“上海美专”,受教于校长刘海粟和诸老师。后来又遇识徐悲鸿等画家(包括外国友人和艺术收藏家)……大时代的变幻、战争的风云、社会制度的更迭与吴夔先生的一生交织,也成为他艺术创作无法脱离的历史背景。

  近期在中国美术馆和江苏省美术馆相继展出了涵盖吴夔一生的美术作品,尘封的往昔被揭晓,历史的帷幕徐徐拉开——一位毕生追随时代步伐、进而讴歌新中国伟大建设成就的艺术家重新复活了,再度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吴夔先生是一位跨时代的人物,吴夔先生是一位值得被人们铭记的、可以载入史册的杰出艺术家。

  纵观吴夔的一生,他的艺术生涯可以大体分为两个历史时期。一是抗战时期。他涉猎了许多画种,如油画、水彩、版画、宣传画、中国画,还有大量生动的速写。此外,由于贵州属于山区,山城岩崖耸立连绵,因而吴夔先生还根据这一地理条件,绘制了巨型山岩壁画,成为惊动当时的艺坛事件。这些不同种类材质的作品除了一些对当时当地风土人情的描绘之外,至今流传下来的作品大都是他对抗战时期中国军民浴血奋战、英勇不屈历程的写照。

  二是新中国时期。从时间跨度上看,这一时期几乎占了吴夔先生一生的三分之一(21年),是他艺术生涯崭新的辉煌阶段,也是他绘画日趋成熟并更具有时代特点的时期。新的艺术理念——更重要的是,民众新的生活状态,新中国的建设成就,祖国河山的新的风貌——“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喜看稻菽千重浪”“青山着意化为桥”(毛泽东诗句),这一切都促发了吴夔先生新的思考和激情。从画种来看,尽管油画和水彩画构成了他创作的重要方面,但中国画显然是他创作的主导种类。从题材上看,上述时代的变更和新的社会生活为他的中国画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对景现场写生,把握热火朝天的建筑大场面,透视拥有动人情节的各个阶层的生活,表现不同季节和气候(雪雨)中的人物活动情态,他的中国画创作由此焕发出不同于旧时代的艺术神韵。

  吴夔先生绘画的艺术特点还体现在这些方面:

  第一,十分精到而又生动的造型才能。中国传统绘画既注重“目识心记”,但更强调“外师造化”,进而又要求“中得心源”,要求画家创造中主观情绪的渗透。这在吴夔先生早期的作品中都一一得以印证。

  第二,大场面以及整体氛围的把握。这一时期,江苏一批中国画家已成功地完成传统笔墨的变革和转型,“山河新貌”在他们画笔中已然彰显出与古人有很大距离的新境。一个具有鲜明区域艺术特色又呈一流审美高度的画派(以傅抱石为代表)呼之欲出。而吴夔先生则是他们当中杰出的一员。

  第三,写实且又富写意的笔墨形式。吴夔先生那一代画家,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底(参见他的《渝中山水》),但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西画的影响。但是他并没有因之而消解中国画的笔墨内涵,并没有失去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吴夔先生的作品善于展示大场面,因而往往画面人物众多,形象繁复,要能在宏观把握的同时,又能于微观刻画中,使写实和写意两者相得益彰,没有非凡的艺术才华是绝难胜任的。这里我们要提一提他的书法。虽然他并不以书法名世,但从其作品(尤其是花鸟画)题跋来看,笔法劲健,骨气铮铮,韵味自溢,这就大大强化了他的中国画的写意风调。

  第四,意境美感的表现。吴夔先生许多山水作品——青山如黛,峰峦相叠,烟云悠然,青绿色调,白墙黑瓦,令人神往,皆是意境的绝妙手笔。

  前文讲过,江苏在20世纪60年代,逐步形成了一个高艺术水准的、区域风格鲜明的画派,后来被称为“新金陵画派”,像傅抱石、钱松嵒、亚明、宋文治、魏紫熙和张文俊等“九老”就是代表人物。尽管学术界对此尚有异议,但无可否定,这是因时代感召集合而成的在思想情感、审美趣味、艺术境界和理念上息息相通的生气勃勃的群体。吴夔先生常常与他们一道进行合作,也应属于这个群体,并作出自己独到的贡献,且自成一家(在筹备画展中,吴夔之女、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姚红(从母姓),收集了丰富的珍贵照片,花费了大量心血,从中人们可以得到真切直观的感受)。他的作品既记载和见证了历史,更显示了绘画价值的魅力和不朽。

  (文/樊波)

  本版由《中国书画》编辑室供稿,内容仅作学术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