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农支小 书写乡村振兴鲜活故事 2023-01-06

  天台民生村镇银行金融服务队深入山区乡村,开展助农惠企伙伴村居服务活动

  天台县平桥镇张思村有村民近1000户,是一个美丽的古村落,也是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该村以农业观光、生态休闲特色旅游为目标,结合古民居旅游进行开发。张思村在全村农房改造建设完工后,凭借其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传及古建筑的保留,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等旅游配套行业。在村委的带头下,村民陆续都办起了农家乐。

  村民小陈早年在村里担任村委,后来在城市化的大潮推进下踏上了外出创业之路。前几年,政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小陈被政策吸引返乡创业,希望能再为家乡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发展旅游,除了基本设施建设外,首要的就是“吃、住”二字,要吸引游客,留下游客,就必须要有本村特色的农家乐。于是,在土地规划、风格走向等确定好后,小陈说干就干,着力于其农家乐的房屋建设。但他本来就有生意项目,部分流动资金已投入农房改造上了,农家乐经营的资金从哪来成为了难题。

  天台民生村镇银行在了解该情况后,结合小陈夫妇在张思村的良好口碑,通过“村贷通”产品提供了信用免担保授信50万元,从资料收集到放款一共不到2天时间。

  “村贷通”是天台民生村镇银行在金融大力支持山区农民就业创业、推动农村经营主体发展的愿景下创新的信贷产品,结合利率优惠、灵活还款和担保方式,帮助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通过“村贷通”,银行与属地村居建立起更紧密、更稳定的合作关系,稳步推进基础客群覆盖面的深度和广度。

  近期,小陈的农家乐已经顺利营业,除了有特色餐饮外,还有客房6间。重要的是,他的用心经营,也在张思村的旅游发展中起了典型和榜样作用。村民依靠“青山绿水”成功脱贫致富,逐步形成吃、住、游一条龙产业链。如今的张思村,已成为天台县乡村旅游的样板间,上海、杭州、宁波等地的客流纷至沓来,每逢节假日游人如织。

  近年来,民生银行围绕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新要求,积极发挥村镇银行“支农支小”的本源优势,赋予村镇银行作为民生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沿阵地,服务乡村振兴的试验田”的全新使命,推动29家民生村镇银行坚守定位,创新服务方式,扩大服务半径,实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与自身发展同频共振的可喜局面。

  普洱市思茅区周边的莲花村是一个传统的甜笋种植大村,目前该村种植甜笋4300亩,年产量可达400多吨,价格稳定,销路畅通,年产值近千万元,是该村农户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多年来,该村的甜笋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销模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尤其是滇老铁路的开通运营,极大地加快了甜笋的流通速度,大幅降低运输成本,市场占有率和销量稳步提升。因此当地农户们纷纷扩大种植面积,铆足干劲在亩产和单品质量提升上下功夫、做文章。

  长期以来,普洱民生村镇银行立足“支农支小”市场定位,主动与莲花村党支部建立党建结对共建关系,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为当地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在了解到莲花村大力发展勃式甜龙竹种植产业亟需银行信贷资金支持的情况后,普洱民生村镇银行专门建立服务团队,为当地农户量身定制小额信贷产品“民生一家亲”信用贷款,并通过驻村宣传、整村授信的形式,为种植户解决资金难题。截至8月末,该行累计对莲花村甜龙竹种植户授信131户,授信金额1074万元,推动莲花村的甜笋事业像“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发展。

  在祖国的绿水青山间,民生村镇银行以实际行动书写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乡村振兴故事。未来,民生银行将继续推动村镇银行立足当地,深入服务乡村振兴和“三农”客户,实现民生村镇银行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