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2022-04-27

  公司代码:688520                                                  公司简称:神州细胞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重大风险提示

  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公司已在报告中详细描述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部分内容。

  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公司为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上市的生物医药行业公司,上市时公司尚未盈利。公司2021年度尚未实现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新药行业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高,产品上市前通常需要经过临床前研究、临床I/II/III期研究,单个产品的研发周期可能超过十年,研发投入数亿元;对于多产品管线的公司,每年研发投入达到或者超过数十亿元。持续的研发投入是创新药企业保持技术和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公司报告期内产生研发费用73,266.21万元,研发投入用于产品管线的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快速推进现有临床项目的开展和储备项目的开发等。

  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和疫苗等生物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目前除针对甲型血友病的重组八因子产品安佳因?已获准上市销售外,其他所有在研药品仍处于研发阶段。公司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开展临床前及临床研究,特别是随着部分产品逐步进入关键性临床研究阶段,研发投入规模也将继续增加。虽然安佳因?上市后,在报告期内取得了13,439.28万元的营业收入,但随着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的持续增加,公司的亏损额较上年同期亦有所增加。2021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86,685.06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88,620.99万元。公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持续亏损并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

  报告期内,公司项目研发正常推进,不断有优秀人才加入,现金流情况良好,且公司核心管理及研发团队稳定,具备覆盖创新药研发、生产及商业化的丰富经验。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1年度拟不派发现金红利,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送红股。以上利润分配预案已经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神州细胞是一家致力于研发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生物药的创新型生物制药研发公司,专注于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遗传病等多个治疗和预防领域的生物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公司经过多年的生物制药技术积累和创新,已建立覆盖生物药研发和生产全链条的高效率、高通量技术平台,自主研发了多样化及具有特色的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疫苗等生物药产品管线。公司致力于为国内及国际患者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治疗选择,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外生物药市场的巨大需求。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已有1个生物药品种获批上市、9个生物药品种获准进入临床研究及上市申请阶段,具体情况如下:

  1.SCT800产品(重组八因子药物,用于治疗甲型血友病):国家药监局已核准签发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安佳因?)的《药品注册证书》,用于国内成人及青少年(≥12岁)血友病A(先天性凝血因子VIII缺乏症)患者出血的控制和预防;SCT800的儿童预防治疗I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新增儿童适应症的补充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目前处于临床现场核查准备阶段;

  2.SCT400产品(CD20药物,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国家药监局已受理SCT400产品的上市申请,已完成CFDI注册生产现场核查;

  3.SCT630产品(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国家药监局已受理SCT630产品的上市申请,目前处于CFDI注册生产现场核查和临床现场核查准备阶段;

  4.SCT510产品(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国家药监局已受理SCT510产品的上市申请;

  5.SCT-I10A产品(PD-1单抗药物,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和血液肿瘤):公司已开展SCT-I10A产品的1项单药治疗和2项联合治疗的I期临床研究、1项单药治疗的II期临床研究、1项联合治疗的II/III期同时开展的临床研究以及2项联合化疗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

  6.SCT200产品(EGFR单克隆抗体药物,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公司已完成SCT200产品的结直肠癌I期临床研究,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临床研究报告,并已开展6项其他项目的探索性I期或II期临床研究;

  7.SCT1000产品(14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产品,用于预防因感染HPV引起的尖锐湿疣和宫颈癌等疾病):公司已开展I期及II期临床研究并已完成所有受试者入组;

  8.SCT510A产品(VEGF单抗产品,用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公司正在进行SCT510A的I/II期临床研究并已完成所有受试者出组,处于数据清理阶段;

  9.SCTV01C产品(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重组蛋白疫苗产品):目前正在开展国内I/II期临床研究和2项国际I/II期临床研究;

  10.SCTA01产品(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中和抗体药物):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研究,正在开展2项COVID-19患者的国际多中心II/III期临床研究;此外,针对新冠病毒变异株开发的二代中和抗体SCTA01C及其与一代中和抗体SCTA01的联用已获得国家药监局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此外,公司有多个品种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公司还储备了涵盖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疫苗和细胞治疗等多类别、丰富的早期候选药物产品管线,可以持续不断地推出创新品种进入临床前和临床研究。

  (二) 主要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生物药研发和产业化业务,公司首个产品SCT800已于2021年7月获批上市并持续产生销售收入,其他处于临床研究及上市申报阶段的9个产品进展顺利。公司已建立并不断健全和完善研发、采购、生产和市场销售体系。

  1.研发模式

  新药研发具有周期长、风险高的特征。针对上述特征,公司综合考虑自身技术平台能力和优势、临床需求和生物药未来发展趋势确定产品研发方向,制定研发策略,采用以自建药物研发团队为主、合作模式研发为辅的方式进行新药研发。公司已建立了包括新药早期发现、新药分子结构优化、新药生产细胞株开发、生产工艺开发和优化、生产工艺放大、质量控制标准建立、产品制剂研发和优化等多个关键环节的技术平台,这些关键技术环节均为公司自主研发完成,不存在合作研发或引进授权的情形。在产品研发的非核心技术环节和临床研究中,公司从节省人工成本考虑或遵从国家相关法规要求,按照行业通行做法进行了服务外包,主要包括委托第三方进行细胞株鉴定、试剂定制生产及检测服务、毒理学研究以及临床CRO、CRC服务外包等。

  2.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业务由采购部门负责。为了对采购进行统一管理、规范采购程序、对采购环节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采购部门制定了公司《采购制度》《临床项目服务采购制度》《工程服务采购制度》和《供应商管理制度》。采购工作询价、比价、执行、付款等阶段均需要履行公司制定的相应审批程序,所有员工在参与采购活动时,必须严格遵守采购制度进行,确保采购活动符合公司内部政策及合规性。采购部门根据经审核批准的需求订单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并执行采购。采购人员根据需求部门提交的采购申请,综合考虑各物料的交货期、库存量确定订货时间,按需制定分批到货计划,在保证生产的情况下控制公司库房的储货量,确保公司通过对采购端的有效管理实现成本控制、质量保证以及相关风险管理。

  3.生产模式

  公司的产品生产由生产部门负责。临床试验阶段,临床部门根据临床研究计划提出用药需求;商业化生产阶段,由销售部门根据市场需求提出销售需求。生产部门根据前述需求拟定生产计划,并按下述流程完成生产活动:

  

  截至目前,公司已按照GMP标准建立了可实现商业化生产的动物细胞培养生产线,包括2条基于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原液生产线(其规模分别为4,000L和8,000L)和1条制剂生产线(用于成品制剂灌装/冻干);其中4000L原液生产线和制剂生产线已获批实施商业化生产,8000L原液生产线预计在2022年底获得商业化生产许可。公司二期生产基地正在建设3条原液生产线和3条制剂生产线,其中1条原液生产线和3条制剂生产线已完成洁净区装修,预计将于2022年第二季度开始陆续投入使用。

  4.销售模式

  针对公司已上市产品安佳因?,公司系以自建销售团队为模式进行销售。目前公司营销团队的组织架构已搭建完毕,已建立包括市场部、销售部、市场准入部、KA部、政府事务部、医学事务部、商务部、业务运营部、销售支持部、营销培训部等关键部门在内的完备组织体系。公司的销售模式主要通过自营团队销售为主,目前未开展CSO或代理商模式。销售团队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覆盖面广、渠道多样的营销网络:全国划分大区作为管理单元,根据工作量和产出合理配置人员架构;除部分终端公司采取直接配送模式外,大部分通过商业渠道进行分销及配送,目前主要以全国性或地方性实力突出的商业公司为主提供产品的终端配送服务;终端销售覆盖除公立医院外,还包括各省市双通道药房及民营医疗机构;同时通过尝试创新支付等方式,实施从资金到药品的全方位患者支持计划,大幅度减轻了患者支付负担;开展与专业学术团体/学会合作,支持血友病三级诊疗体系建设,推进各层级医院血友病治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升产品渗透率。

  未来针对特定的品种或区域,公司将考虑多种商业模式进一步快速推进药物可及性及产品的覆盖率。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分类为“医药制造业(分类编码:C27)”。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医药制造业中的“生物药品制品制造(C276)”。

  (1)中国生物药行业发展阶段

  生物药包括单克隆抗体、重组治疗性蛋白、疫苗、血制品、细胞与基因治疗以及其他生物疗法诸如组织和溶瘤病毒药物等。全球而言,相较于化学药,生物药的发展相对较晚,直到近40年方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但由于生物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等满足了化学药未能满足的临床需求,近年来生物药行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在我国等新兴市场,生物药行业以远超整体医药行业的速度快速增长。我国的生物药市场仍然处于细分市场结构不稳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持续增加、技术替代较为频繁、新兴的单克隆抗体等细分市场迅速增长的时期。

  (2)生物药行业基本特点及技术门槛

  1)产业起源和发展与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关系密切

  没有基础研究,就没有新机制、新靶点的发现。只有掌握基础科学突破性、颠覆性发现和成果转化的能力,才能促使我国医药创新迈上新的台阶,并为全球医药创新做出源头性贡献。我国生物医药行业起步晚,基础研究薄弱,尽管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基础科学研究投入,促使产学研合作实现成果转化,多项研究屡有建树,但与全球领先水平相比仍存相当差距。即便每年的新药申报数量都创出新高,但真正属于“first-in-class”的原创新药,即拥有全新结构、机制与靶点,境内外均未上市且得到国际认可的创新药屈指可数,造成了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的同质化竞争问题凸显,参与全球化竞争实力不足。

  2)研发技术难度高、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

  与传统的小分子药物相比,生物药行业开发的大分子生物药具有高特异性和选择靶向性,使该等药物具有更好的耐受性、更小的毒副作用及优异疗效。由于其具有结构多样性,能够与靶标选择性结合及与蛋白质及其他分子进行更好的相互作用,生物药可用于治疗多种缺乏可用疗法的医学病症。且创新生物药具有更高的临床成功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分析,生物药从I期临床到成功商业化的全局成功率为11.5%,化学药为6.2%)。

  但相应地,生物药行业也具有研发技术难度高、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等特点,技术门槛相对更高。与传统的小分子药物相比,生物药研发及生产需要跨越并整合多个学科领域,受细胞的高敏感性和蛋白质的复杂性、不稳定性制约,制备流程要求更加严格、挑战性更大,生产工艺开发、中试放大和规模化生产均需要掌握一系列复杂的专有技术(Know-how),因此更需要长期的生产经验积累,以及更加专业和稳定的研发、生产团队,对产业工人的素质要求相较其他行业也更为严格。持续创新的自主研发能力与保持生产工艺的领先优势是生物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内容。

  3)监管严格,经营发展受政策影响大

  医药行业具有强监管的特点,我国在药品研发、注册、生产及经营等方面均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监管部门还可能根据市场发展情况随时制订和调整各项规则或政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重大,如药品价格改革制度、两票制、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带量采购等一系列法规政策的出台,在进一步促进我国医药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同时,也对医药企业科学布局、高效决策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生物药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对生产与用药环境的变化更为敏感,所以监管机构对生物药的批准实施了更严格的规定,包括要求更全面的临床数据、更精确的质量控制要求、复杂的注册流程和持续的上市后监督等。2017年CFDA作为全球第8个监管机构成员加入ICH,标志着中国医药行业的实践标准开始与国际标准接轨,也标志着国内药品申请注册过程正向更高、更统一的标准转变,药品审批制度逐步完善。

  4)产品竞争激烈,技术迭代快

  由于生物药研发难度大、成药风险高,成熟靶点相对有限,很容易造成同质化竞争。差异化竞争不足或导致资金、资源浪费严重,产业结构发展失衡,且不符合药物研发“以患者需求为核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指导原则。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生物医药和AI、大数据等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相互促进又大大加速了新药研发进程。Al算法、大数据和使用新技术的早期实验正在大幅降低新药从发现到最终上市的时间和成本,涉及整个药物发现、设计、开发、生物工艺数据管理、临床试验和检测等各个研发环节,技术迭代加快不断催生新的赛道,抗体偶联药物、双特异性抗体、CAR-T细胞治疗、RNA干扰产品等新一代治疗技术正在获得越来越高的市场接受度,使得整个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同在。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自主研发的长线创新战略,坚持以关键技术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针,长期全力进行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成立至今已通过自主研发建立了先进的生物药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技术平台,具备了成体系的研发生产能力,掌握了全面的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疫苗的工艺开发和规模化生产技术,并建立了具有成本优势的生产基地。

  公司全部专有技术、专利、生物药候选物品种均系自主研发,公司具备持续不断自主研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best-in-class”或“me-better”创新生物药的技术平台和配套能力。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生命科学和新药研究日新月异,传统工程蛋白和单克隆抗体药物目前在新生物制剂开发中仍占很大比例,但下一代治疗方法包括基因疫苗、细胞疗法、多特异性药物正在经历爆炸性增长。CRISPR基因编码技术、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药物设计等技术领域也都迎来了突破性进展。

  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生物医药行业发展与创新。《“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指出,生物药创新要在抗体药物领域,重点发展针对肿瘤、免疫类疾病、病毒感染、高血脂等疾病的新型抗体药物,新一代免疫检测点调节药物,多功能抗体、G 蛋白偶联受体(GPCR)抗体、抗体偶联药物(ADC),发展抗体与其它药物的联用疗法。在疫苗领域,重点发展新型新冠病毒疫苗、疱疹疫苗、多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多联多价疫苗等产品。在重组蛋白质药物领域,重点发展新靶点创新药物,以及采用长效技术、新给药途径的已上市药物的升级换代产品等。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国家政策加持以及人工智能赋能下蓬勃发展,创新活力不断得到激发。随着政府支持性政策的密集出台,中国医药行业正逐步向创新药驱动的市场转型。中国已经开始有一定的科学性创新,并开始逐步转向风险更大的、具有全球价值的原创或者差异化产品,因此未来拥有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将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在经济双循环新格局发展背景下,中国内需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伴随整体医疗支付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医保为基础,惠民保为有效补充,商保满足个性化医疗订制需求的三重保障体系有效维护医疗支付体系的平稳健康发展。生物类似药的进口替代有望进一步加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自从2018年实施以来,国家医保局已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办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已经完成了试点、扩容的初步阶段,下一步进入规范化的新阶段。另外,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医药工业供应链加快重塑,对供应链的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13,406.47万元,增加40,852.81%,主要系公司自主研发的首个产品安佳因?(SCT800,重组人凝血因子Ⅷ)于2021年7月获批上市,并开始持续产生销售收入。

  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较上年同期增加15,434.6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较上年同期增加11,830.25万元,主要原因系公司首个产品上市组建销售团队、产品宣传推广相关费用增加以及公司持续投入资金用于推出新产品进入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随着研发进度的推进,产品管线中的部分产品逐步进入关键性临床阶段,需进行较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导致公司研发费用持续增加。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证券代码:688520         证券简称:神州细胞         公告编号:2022-018

  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

  关于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一届监事会任期已届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1号—规范运作》和《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公司开展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工作,现将相关情况公告如下:

  一、董事会换届选举情况

  公司于2022年4月25日召开了第一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董事会换届暨选举第二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的议案》及《关于公司董事会换届暨选举第二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的议案》,上述事项尚需提交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具体提名情况如下:

  经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对第二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的任职资格审查,公司董事会同意提名谢良志先生、YANG WANG(王阳)先生、唐黎明先生、赵桂芬女士、唐艳旻女士、韩巍强先生为公司第二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同意提名苏志国先生、王晓川先生、何为先生为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独立董事候选人苏志国先生、王晓川先生、何为先生均已取得独立董事资格证书,并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独立董事视频课程学习证明;其中何为先生为会计专业人士。上述董事候选人简历附后。

  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对上述事项发表了一致同意的独立意见,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同日披露的《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独立董事关于第一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相关事项的独立意见》。

  根据相关规定,公司独立董事候选人需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无异议后方可提交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其中非独立董事、独立董事选举将分别以累积投票制方式进行。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将自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就任,任期三年。

  二、监事会换届选举情况

  公司于2022年4月25日召开第一届监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监事会换届暨选举第二届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候选人的议案》,同意提名张松先生、贾吉磊先生为第二届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候选人,并提交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以累积投票制的方式进行选举。上述非职工代表监事候选人将与公司职工代表大会选举出的一名职工代表监事共同组成公司第二届监事会。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监事将自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就任,任期三年。上述非职工代表监事候选人简历附后。

  三、其他情况说明

  1、上述董事候选人、监事候选人的任职资格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范性文件对董事、监事任职资格的要求,不存在《公司法》《公司章程》规定的不得担任公司董事、监事的情形,该等董事候选人、监事候选人未受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行政处罚或交易所惩戒,不存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认定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的其他情形。上述董事候选人、监事候选人教育背景、任职经历、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满足履行公司董事、监事职责的要求,符合《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规则》中有关独立董事任职资格及独立性的相关要求。

  2、本次换届选举事项尚需提交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为保证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的正常运行,在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上述换届事项前,仍由第一届董事会、第一届监事会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继续履行职责。

  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在任职期间勤勉尽责,为促进公司规范运作和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公司对各位董事、监事在任职期间为公司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特此公告。

  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

  2022年4月27日

  附件:

  一、 非独立董事候选人简历

  1、谢良志先生,1966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97年2月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博士学位。1997年2月至2002年5月历任美国默克集团(Merck & Co Inc)高级工程师、研究员;2002年6月至今任神州细胞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州细胞工程”)总经理并先后担任董事、董事长;2015年12月至今任公司总经理并先后担任执行董事、董事长;2016年12月至今先后担任北京义翘神州科技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义翘神州”)执行董事、董事长,2016年12月至2019年2月任义翘神州总经理;2003年5月至2016年7月被聘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兼职未领薪);2005年8月至2011年7月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细胞工程研发中心主任(兼职未领薪);2012年5月至今任北京海创智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2012年12月至今任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2012年11月当选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6年12月当选北京市大兴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2017年11月当选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8年1月至今担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谢良志先生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截至2022年3月31日以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有公司290,616,813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6.76%,与除公司控股股东拉萨爱力克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以外的其他持股5%以上股东以及其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关联关系,未受过中国证监会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处罚和证券交易所的惩戒,未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稽查,不是失信被执行人,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要求的任职资格。

  2、YANG WANG(王阳)先生,1959年出生,美国国籍,1988年9月毕业于俄勒冈大学,博士学位。1988年12月至1991年8月任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研究员;1991年8月至1993年6月任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研究总监;1993年7月至1996年1月任麻省理工学院高级科学家;1996年2月至1997年3月任普乐萨普特公司高级科学家;1997年4月至2010年10月历任美国默克集团(Merck & Co Inc)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副总监;2017年12月至2019年10月任义翘神州董事;2018年1月至今任神州细胞工程副总经理;2010年11月至今任公司副总经理,2017年7月至今任公司董事。

  截至2022年3月31日,YANG WANG(王阳)先生间接持有公司11,965,05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75%,与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其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关联关系,未受过中国证监会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处罚和证券交易所的惩戒,未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稽查,不是失信被执行人,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要求的任职资格。

  3、唐黎明先生,1980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2000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学位。2000年7月至2005年6月任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律师;2005年6月加入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公司”),2013年3月至2016年10月担任法律部执行总经理; 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任义翘神州副总经理,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任义翘神州董事;2018年12月至今任神州细胞工程副总经理;2016年11月至今任公司副总经理,2018年1月至今任公司董事,2019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会秘书。

  截至2022年3月31日,唐黎明先生间接持有公司2,366,424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54%,与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其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关联关系,未受过中国证监会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处罚和证券交易所的惩戒,未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稽查,不是失信被执行人,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要求的任职资格。

  4、赵桂芬女士,1967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2002年7月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高级会计师、高级内控管理师(ICM)、高级管理会计师(CNMA)。1989年12月至1995年5月任北京南郊牛奶公司亦庄牛场财务科副科长;1995年6月至2014年5月任乐天(中国)食品有限公司财务部长,2008年至2020年期间兼任乐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财务部长;2014年6月至今任神州细胞工程财务总监;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任义翘神州财务总监;2017年7月至今任公司财务总监。

  截至2022年3月31日,赵桂芬女士间接持有公司182,493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4%,与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其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关联关系,未受过中国证监会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处罚和证券交易所的惩戒,未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稽查,不是失信被执行人,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要求的任职资格。

  5、唐艳旻女士,1972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2008年7月毕业于长江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EMBA)。1996年8月至2002年12月历任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新药注册经理、产品经理;2002年12月至2015年8月任亚洲保康药业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2015年12月至今任苏州启元股权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伙人;2018年4月至今任义翘神州董事;2017年7月至今任公司董事。

  截至2022年3月31日,唐艳旻女士未持有公司股票,与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其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关联关系,未受过中国证监会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处罚和证券交易所的惩戒,未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稽查,不是失信被执行人,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要求的任职资格。

  6、韩巍强先生,1954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89年8月毕业于美国波士顿大学研究生院和商学院,金融专业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学位。1982年9月至1985年12月任北京钢铁学院教师;1989年9月至1991年9月任美国琼斯和兰普森沃特伯瑞法锐公司项目负责人;1991年10月至1993年12月任美国沃特伯瑞法锐技术公司助理财务总监、财务部负责人;1994年1月至1996年10月任美国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副总裁兼首席代表;1996年11月至2003年2月任万事达卡国际组织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2003年3月任中金公司执行总经理、财务总监,2005年1月至2015年5月任中金公司管委会委员、首席行政官(其中两年兼任中金公司首席财务官),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任中金公司监事会主席,2017年7月至2021年12月任中金公司顾问;2022年1月至今任上东芯链(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监事;2022年1月至今任景宁上东科技有限公司监事;2019年6月至今任北京中金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

  截至2022年3月31日,韩巍强先生间接持有公司443,61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0%,与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其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关联关系,未受过中国证监会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处罚和证券交易所的惩戒,未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稽查,不是失信被执行人,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要求的任职资格。

  二、 独立董事候选人简历

  1、苏志国先生,1954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85年12月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学位。1986年1月至1987年1月任荷兰德尔夫特大学博士后;1987年2月至1997年11月任大连理工大学讲师、副教授,1991年起任教授;1997年11月至今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2019年3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

  截至2022年3月31日,苏志国先生未持有公司股票,与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其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关联关系,未受过中国证监会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处罚和证券交易所的惩戒,未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稽查,不是失信被执行人,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要求的任职资格。

  2、王晓川先生,1955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82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律系,硕士学位。1982年8月至今历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6年7月至今任北京华贸硅谷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2019年3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

  截至2022年3月31日,王晓川先生未持有公司股票,与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其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关联关系,未受过中国证监会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处罚和证券交易所的惩戒,未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稽查,不是失信被执行人,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要求的任职资格。

  3、何为先生,1974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99年6月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9年9月至2002年6月任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经理;2002年6月至2016年10月任深圳证券交易所执行经理;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任北京和易瑞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8年10月至今任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合伙人;2019年3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

  截至2022年3月31日,何为先生未持有公司股票,与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其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关联关系,未受过中国证监会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处罚和证券交易所的惩戒,未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稽查,不是失信被执行人,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要求的任职资格。

  三、 非职工代表监事候选人简历

  1、张松先生,1981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2009年6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学位。2009年6月至2016年1月任鼎晖股权投资管理(天津)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任国新科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2017年12月至今任浙江清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20年1月至今任义翘神州董事;2019年5月至今任公司监事。

  截至2022年3月31日,张松先生未持有公司股票,与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其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关联关系,未受过中国证监会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处罚和证券交易所的惩戒,未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稽查,不是失信被执行人,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要求的任职资格。

  2、贾吉磊先生,1989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2017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博士学位。2017年7月至今任神州细胞工程高级研发助理;2019年3月至今任公司监事。

  截至2022年3月31日,贾吉磊先生未持有公司股票,与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其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关联关系,未受过中国证监会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处罚和证券交易所的惩戒,未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稽查,不是失信被执行人,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要求的任职资格。

  

  证券代码:688520         证券简称:神州细胞         公告编号:2022-011

  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

  第一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一、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22年4月25日在公司会议室以现场及通讯方式召开,本次会议的通知及相关材料于2022年4月15日通过电子邮件方式送达全体董事。本次会议应出席董事9人,实际到会董事9人。本次会议由董事长谢良志博士主持,会议的召集和召开程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二、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经与会董事充分讨论,会议以投票表决方式审议通过了如下议案:

  (一)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相关公告。

  表决结果: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本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二)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1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

  董事会审议通过《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2021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并听取了《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2021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

  《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2021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的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相关公告。

  表决结果: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本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三)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1年度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履职情况报告的议案》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相关公告。

  表决结果: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四)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1年度总经理工作报告的议案》

  表决结果: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五)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1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的议案》

  表决结果: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本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六)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2年度财务预算报告的议案》

  表决结果: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本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七)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1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的议案》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相关公告。

  表决结果: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公司独立董事对该议案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

  (八)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1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议案》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相关公告。

  表决结果: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公司独立董事对该议案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

  (九)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

  经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公司2021年度净利润为负值,根据《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综合考虑公司2022年度经营计划、资金需求等因素,董事会同意公司2021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送红股。

  表决结果: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公司独立董事对该议案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

  本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十)审议通过《关于公司董事2022年度薪酬方案的议案》

  公司制定了董事2022年度薪酬方案,具体如下:

  1、公司董事在公司担任职务者,按照所担任的职务领取薪酬,不再单独领取董事津贴;

  2、未在公司担任职务的董事不领取薪酬及董事津贴;

  3、独立董事津贴为18万/年(税前)。

  因本议案非关联董事人数不足3人,根据《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本议案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公司独立董事对该议案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

  (十一)审议通过《关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2022年度薪酬方案的议案》

  同意公司制定的高级管理人员2022年度薪酬方案,具体如下: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根据其在公司担任的具体职务,按公司相关薪酬规定领取薪酬。

  本议案关联董事谢良志、YANG WANG(王阳)、唐黎明、ZHANGHUA LAN(兰章华)回避表决。

  表决结果:同意5票,反对0票,弃权0票。

  公司独立董事对该议案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

  (十二)审议通过《关于聘请公司2022年度审计机构的议案》

  董事会同意续聘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担任公司2022年度审计机构,负责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等审计工作。同意提请股东大会授权公司管理层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和市场行情决定其工作报酬。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相关公告。

  表决结果: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公司独立董事对该议案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

  本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十三)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2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相关公告。

  本议案关联董事谢良志、唐艳旻回避表决。

  表决结果:同意7票,反对0票,弃权0票。

  公司独立董事对该议案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

  (十四)审议通过《关于2022年度公司及子公司申请综合授信额度及提供担保的议案》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相关公告。

  表决结果: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公司独立董事对该议案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

  本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十五)审议通过《关于向控股股东申请借款额度暨关联交易的议案》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相关公告。

  本议案关联董事谢良志回避表决。

  表决结果:同意8票,反对0票,弃权0票。

  公司独立董事对该议案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

  本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十六)逐项审议通过关于公司董事会换届暨选举第二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的议案》

  16.1、选举谢良志先生为公司第二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表决结果: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16.2、选举YANG WANG(王阳)先生为公司第二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表决结果: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16.3、选举唐黎明先生为公司第二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表决结果: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16.4、选举赵桂芬女士为公司第二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表决结果: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16.5、选举唐艳旻女士为公司第二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表决结果: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16.6、选举韩巍强先生为公司第二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表决结果: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公司独立董事对该议案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

  本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十七)逐项审议通过《关于公司董事会换届暨选举第二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的议案》

  17.1、选举苏志国先生为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

  表决结果: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17.2、选举王晓川先生为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

  表决结果: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17.3、选举何为先生为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

  表决结果: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公司独立董事对该议案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

  本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十八)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的议案》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相关公告。

  表决结果: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十九)审议通过《关于提请召开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的议案》

  公司拟于2022年5月17日召开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相关公告。

  表决结果: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特此公告。

  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

  2022年4月27日

  

  证券代码:688520      证券简称:神州细胞      公告编号: 2022-013

  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

  2021年度募集资金存放

  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根据《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2 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证监会公告[2012]44 号)《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有关规定,编制了截至 2021年 12月 31 日的《2021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内容如下: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一)实际募集资金金额和资金到账情况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同意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0]815 号),同意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股票 5,000.00 万股,股票面值为人民币 1 元,发行价格为每股人民币25.64元,本次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282,000,000.00 元,扣除承销费人民币60,971,940.00元(不含增值税)后,实际收到募集资金人民币1,221,028,060.00元,再扣除发行中介及其他发行费用人民币合计19,854,848.59元(不含增值税)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1,201,173,211.41元。前述募集资金已经全部到位,并经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于 2020 年 6 月 15 日出具了普华永道中天验字(2020)第 0518 号《验资报告》。

  (二)募集资金使用和结余情况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报告期内使用募集资金直接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以下简称”募投项目”)人民币466,905,266.91元,支付发行费用(不含增值税) 人民币141,509.43元,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直接投入募投项目人民币935,822,778.22元,支付发行费用(不含增值税) 人民币19,854,848.59元。报告期内,收到募集资金利息扣减手续费净额为人民币11,906,072.66元,累计收到募集资金利息收入扣减手续费金额为人民币21,446,991.12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余额为人民币286,797,424.31元,其中用于现金管理金额人民币零元。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人民币286,797,424.31元(含募集资金利息收入扣减手续费净额),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人民币元

  

  二、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一)募集资金管理制度情况

  为进一步规范募集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保护投资者权益,公司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和《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2 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的规定和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募集资金管理办法》”),对募集资金的存放、使用、管理及监督等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并严格按照《募集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管理和使用募集资金。

  (二)募集资金三方监管情况

  为规范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保护投资者利益,公司设立了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募集资金到账后,已全部存放于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开设的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内。公司及实施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子公司已与存放募集资金的商业银行、保荐机构签署了《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 上述《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范本)》不存在重大差异。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对募集资金的使用严格遵照制度及《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的约定执行。

  (三)募集资金专户存储情况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募集资金专户存储情况如下:

  单位:人民币元

  

  注:原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自2021年5月更名为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自贸试验区支行。

  三、报告期内募集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

  (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募投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详见”附表《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对照表》”。

  (二)募投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募投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的情况。

  (三)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情况。

  (四)对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相关产品情况

  2020年7月8日,本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和第一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董事会同意本公司在保证不影响募集资金计划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拟使用最高不超过人民币80,000.00万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有保本约定的投资产品,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自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在前述额度及期限范围内,本公司可以循环滚动使用。公司独立董事发表了明确同意的独立意见,保荐机构出具了明确同意的核查意见。

  2021年8月24日,本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和第一届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董事会同意本公司在保证不影响募集资金计划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使用最高不超过人民币47,000.00万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有保本约定的投资产品,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自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在前述额度及期限范围内,本公司可以循环滚动使用。公司独立董事发表了明确同意的独立意见,保荐机构出具了明确同意的核查意见。

  报告期内本公司在额度范围内滚动购买理财产品及七天通知存款2,743,000,000.00 元,取得到期收益 9,494,119.17元,活期协定存款利息收入扣除手续费净额后为2,411,953.49元,公司合计现金管理、投资相关产品收益扣除手续费净额为11,906,072.66元。报告期内,公司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情况如下:

  单位:人民币元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的上述理财产品均已赎回,募集资金用于现金管理的余额为0元。

  (五)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或归还银行贷款情况

  公司本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不存在超募资金的情况。

  (六)超募资金用于在建项目及新项目(包括收购资产等)的情况

  公司本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不存在超募资金的情况。

  (七)节余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将节余募集资金用于其他募投项目或非募投项目情况。

  (八)募集资金使用的其他情况

  报告期内,除上述已披露情况外,公司不存在募集资金使用的其他情况。

  四、变更募投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变更募投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

  五、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报告期内,公司已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和相关上市公司临时公告格式指引的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了公司募集资金的存放及实际使用情况。公司募集资金存放、使用及披露不存在违规情形。

  六、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出具的鉴证报告的结论性意见

  会计师认为,上述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专项报告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22】15号《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2022年修订)》、上海证券交易所颁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编制,并在所有重大方面如实反映了神州细胞2021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

  七、保荐机构对公司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所出具的专项核查报告的结论性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公司2021年度募集资金的存放与使用情况符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公司2021年度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和专项使用,并及时履行了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特此公告。

  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

  2022 年 4 月 27 日

  附表:

  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对照表

  2021年12月31日

  单位:人民币万元

  

  注1:“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包括募集资金到账后“本年度投入金额”及实际已置换先期投入金额。

  注2:“截至期末承诺投入金额”以最近一次已披露募集资金投资计划为依据确定。

  注3:上表中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入进度超过100%,系因实际募集资金投入金额包含了募集资金及其银行理财收益和利息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