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控股股权临拍前紧急撤回 中国泛海与海通证券达成和解 2021-11-22

  本报记者 李春莲

  见习记者 刘  钊

  就在即将进行拍卖前夕,11月21日晚间,民生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泛海与海通证券协商一致,中国泛海方面全部履行了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法院撤回中国泛海所持民生控股股份的司法拍卖。

  民生控股是一家以典当和保险经纪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典当业务占比高达82.35%。而就是这样一家以典当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其股权被控股股东中国泛海当成抵押物抵押给券商,一抵押就是十年。

  自2011年8月份初次抵押给中诚信托后,民生控股先后被抵押给了四川信托和海通证券,最后一次抵押原本在2020年11月份到期,后展期至2021年3月份。今年8月份,民生控股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国泛海所持公司100%股份全数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冻结,冻结期为三年。

  同月,中国泛海解除冻结35股民生控股股份,剩余股份仍处于冻结状态。10月21日晚间,公司公告称,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将于11月22日10时至2021年11月23日10时在阿里拍卖网络平台公开拍卖中国泛海持有的民生控股119981393股无限售流通股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22.56%,占中国泛海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99.99997%。本次拍卖标的物评估价为4.49亿元,起拍价为4.04亿元。

  中国泛海所持民生控股股份从质押、冻结到拍卖,反映出其财务的窘迫处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表示,“拍卖往往会让控股方以较低的价格失去控制权,所以,能够凑出资金赎回当然更好。”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告诉记者,“对于中国泛海而言,民生控股不只是一家上市公司,还是一个可以进行融资、进行更多资本运作的平台。泛海业务涉足领域多,对融资的需求和依赖都很大。倘若其失去民生控股的控股权,可能会引发中国泛海与民生控股更多的业务连接脱钩,对中国泛海的资金链造成更大压力。”

  作为A股中仅有的几家以典当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民生控股的业绩表现却不容乐观。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和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此外,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265.5万元,同比下滑118.05%。

  在主营业务不振的情况下,民生控股选择进行证券投资。公司表示,在确保正常经营不受影响及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拟继续进行证券投资,自11月1日起的一年内,公司将投入不超过3.5亿元进行证券投资,投资范围包括股票、债券、证券回购、证券逆回购、公募基金、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通过投资非保本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委托理财等。

  然而,民生控股的证券投资也频繁出现到期难以兑付的情况,这些逾期也多出现在泛海系理财产品中。

  公司全资子公司民生国际购买的泛海控股境外附属公司泛海控股国际发展第三有限公司发行的美元债券合计372万份,投资总计368.44万美元。因受宏观经济环境、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控、金融行业监管环境和境内外多轮疫情叠加影响,债券发行人及担保人当前面临阶段性现金流匹配问题,原计划于8月23日前兑付的美元债券本金及利息计划于11月23日前兑付。

  11月20日,民生控股公告称,公司与民生信托签订的原定于11月19日到期的《中国民生信托-至信772号荣盛地产股权投资契约型私募基金基金合同》因基金资产端违约,无法如期兑付,基金拟于12月31日前完成现金分配。

  除了进行投资,民生控股也在想办法回笼资金,8月6日,民生控股挂牌出售民生电商4.0655%的股权,挂牌价格7560万元。然而直至10月29日仍无意向受让方,民生控股表示仍将继续推进民生电商股权出售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