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晓璐
去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外资持续增持A股。以北向资金为例,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2020年全年,北向资金净流入2089.32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855.13亿元,深股通净买入1234.19亿元。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高水平对外开放仍是资本市场重要任务之一。2020年12月28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中国资本市场建立30周年座谈会上表示,扎实推进制度型开放。
华泰证券研究所策略组负责人张馨元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定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战略,不断推动资本市场由管道式、单点式开放向制度型、系统性开放的转变,对优化我国金融业态、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引导经济转型升级等具有重要意义。
外资持股市值近3万亿元
专家预计未来将继续增配
近日,中证金融研究院院长张望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2020年11月底,外资持有A股流通市值近3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约4.8%。
华泰证券策略分析师胡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形成许多重大突破,使得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证券基金期货机构外资股比限制全面放开、QFII和RQFII制度不断完善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促使我国资本市场开放度提升、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A股相继被MSCI、富时罗素等国际指数纳入,以及中国债券相继被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FTSE等国际主要债券指数纳入等就是重要例证。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外资持有国内股票资产规模和持有国内债券规模均为2015年末的4倍之多。”张馨元表示,当前外资在A股流通市值占比仅为4.8%,远低于海外资本市场15%至30%的比例,未来增量空间较大,预计海外投资者未来仍将继续增配中国资本市场。
联合资信研报认为,资本市场通过QFII和RQFII的管道式开放仍属于起步阶段的开放模式,尚未形成系统性的开放。但是,自2020年以来,监管层多次提出推动资本市场从局部管道式开放向全面制度型开放转变。
据记者梳理,2020年,监管层多次提及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去年5月15日,易会满在2020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上表示,继续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努力实现由管道式、单点式开放向制度型、系统性开放转变。去年9月21日,证监会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提出,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去年10月24日,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推动中国资本市场从局部管道式开放向全面制度型开放转变。去年12月15日,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2020央视财经论坛暨上市公司峰会上表示,抓紧推动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加快制度规则与国际最佳实践的深层次对接,助力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
此外,去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此后,证监会召开党委会和党委(扩大)会,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提出,稳妥推进市场、行业和产品高水平双向开放。
推进制度型开放
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战略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张馨元表示,一方面,在逐步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系统性开放大背景下,我国资本市场将更加成熟、更加国际化,人民币资产对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将增强,同时外资投资国内金融资产也将更加便利,“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过程中将推动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成熟资本市场接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另一方面,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脉,是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资本市场向制度型、系统性开放转变的过程中,有助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并助于更好地服务我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
对于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未来方向,张馨元认为,下一步监管层或将在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资本市场投资端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全面注册制改革、退市机制、证券执法体制机制、金融创新监管、资本项目可兑换统筹安排、跨境资金监测、跨境监管协作机制等多个方面继续完善和加强。
联合资信研报认为,未来,金融市场可采取“管道先行”再逐步开放的方式,助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股票市场方面,监管机构可以完善沪港通、沪伦通机制,通过“管道式先行”方式联通境内外股票市场,最终达到股票市场全面开放。债券市场方面,需要尽快明确对境外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税收细则;解决境外投资者在不同账户之间的头寸转换问题;引入境外机构分层托管,逐步与国际主流托管结算的主流方法接轨,建立多级托管模式和名义持有人账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