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年度报告摘要 2020-04-29

  公司代码:688006                          公司简称:杭可科技

  一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查阅本报告第四节“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3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19年利润分配预案为:公司拟以实施2019年度分红派息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2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8,822万元,占公司2019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30%;公司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上述2019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中现金分红的数额暂按目前公司总股本40,100万股计算,实际派发现金红利总额将以2019年度分红派息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计算为准。公司2019年利润分配预案已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7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主要业务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各类可充电电池,特别是锂离子电池的后处理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目前在充放电机、内阻测试仪等后处理系统核心设备的研发、生产方面拥有核心技术和能力,并能提供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后处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后处理工序,是锂离子电池生产的必备工序,经过后处理,锂离子电池才能达到可使用状态,并对制造一致性高、稳定性好、性能优异的锂电电芯及电池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依托专业技术、精细化管理和贴身服务,为韩国三星、韩国LG、日本索尼(现为日本村田)、宁德新能源、比亚迪、国轩高科、天津力神等国内外知名锂离子电池制造商配套供应各类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后处理系统设备。

  2、主要产品

  公司主要产品为充放电设备和内阻测试仪等其他设备,其中充放电设备分为圆柱电池充放电设备、软包/聚合物电池充放电设备(包括常规软包/聚合物电池充放电设备和高温加压充放电设备)、方形电池充放电设备。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产品研发主要以订单产品设计开发和新产品开发为主。

  (1)订单产品设计开发首先由客户提出技术要求,然后本公司安排技术人员与客户进行技术沟通,了解客户生产工艺及设备要求,公司管理人员对研发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评估通过的项目由公司与客户签订技术协议,并按照客户要求进行产品设计。

  开发环节系本公司业务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原因是:①产品供货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竞争力。由于行业内均为非标准化生产,所以较高的研发效率能够提升产品竞争力;②良好的设计方案能够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保持较低的故障率,而这两方面因素往往是客户购买决策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2)新产品开发包括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的新产品开发和公司战略研发产品的开发。新产品开发由研究所与销售部根据年度战略目标或者客户合同需求共同分析产品研发方向,明确新型号研发产品要求后,由研究所组织成立专门项目组,对新项目研发可行性、研发周期及成本,以项目分析报告的形式提交至相关研发机构负责人、总经理审批该研发项目,获得通过的研发项目则作为新产品进行研发,其中,该项目组由研发人员、销售人员、生产人员和财务人员等共同组成,采用并行工作的方式,有效地提高研发的成功率、缩短开发周期,并降低开发成本。

  对于新产品开发,采取总体方案设计及评审后分研发项目组进行结构设计和评审,在流程的关键环节中有相应人员的审批,实施过程的合理化确保研发结果符合公司技术要求,最终由研发、生产、销售等各部门讨论确定具体机构设计的正确性并安排生产进度,以此来保证产品的研发成功率,提高工作成效和生产效率。

  2、销售模式

  公司一般直接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根据合同的要求进行开发设计、采购原材料并生产产品,在合同约定期限内将产品生产完毕,并发送至客户处并派人员进行安装、调试并保障客户试运行,试运行期满客户对产品进行验收。

  3、采购模式

  公司在原材料采购方面严格遵循采购流程,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供货能力、服务能力、价格进行综合考量,经过小规模试用采购后与合格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

  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分为标准件与非标件。标准件主要为各类电子元器件、机电产品、气动元件以及机械零件,公司向生产厂家直接采购,或向有资质的代理商、贸易商进行采购。部分进口标准件,公司主要与国外原厂在中国的一级代理商签订采购合同,保证了可靠的质量和较低的价格。非标件主要为PCB板、变压器、电感等非标产品以及钢材、铝材等材料。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日本、韩国、欧洲等锂离子电池生产厂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布局,如韩国LG在波兰设电池工厂,韩国三星和韩国SK在匈牙利设电池工厂,韩国LG、韩国三星、日本松下、德国大众在东南亚设新的电池工厂。在全球布局中,各大电池生产厂家均把中国作为全球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10月份以来,国际锂电巨头均开始大规模在国内布局,如韩国三星在西安设立工厂,韩国LG在南京打造动力电池基地,日本松下在大连投资4亿美元兴建汽车锂电工厂。在优良的投资环境、相对低廉的人工成本和锂离子电池广阔的市场背景下,全球锂电池制造中心正向中国大陆转移。

  随着锂电产业的全球拓展及全球锂电制造向我国进一步集中,我国锂电设备制造业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具有技术领先优势的锂电设备制造企业将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升级中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取得更强的竞争优势。

  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后处理系统是技术密集型产品,综合了机械、电子、电气、材料、信息、自动控制等技术和工艺,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系统性,需要设备制造企业充分掌握各项技术,并具备综合应用的能力;其次,客户的化成和分容等后处理工艺各不相同,这要求后处理设备供应商有足够的技术应变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根据客户的需要确定工艺参数、快速进行设备试制,并最终提供成熟可靠的产品;锂离子电池行业具有技术发展快、更新频率高的特点,新建或改造电池生产线时往往需要应用新的技术工艺指标,这又要求后处理设备供应商进行不断的技术更新和对产品质量进行持续改进;最后,由于后处理设备大多数属于定制化产品,设备生产企业除了需要有丰富经验的生产、研发管理人员外,还需要有对客户需求、产品特征以及行业动向有深入了解同时又掌握专业技术经验的市场营销人才。

  行业新进入者必须具备较为全面的技术水平,并拥有相应的技术、管理、营销人才,才能在行业内立足和发展。因此,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后处理行业,特别是新型和高端产品领域存在较高的技术和人才壁垒。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目前,我国锂离子电池后处理行业中具备建设整个后处理系统能力的企业并不多,大多数企业仅能被动根据客户要求提供充放电机及其他设备,很少有完整后处理系统设计、集成方面的能力和实践,对集合了机械、电子、电气、材料、信息、自动控制等方面的自动化物流设备,更是缺少经验。行业内具备较强的产品自主研发、后处理系统设计和集成能力,从而能够为客户提供多样化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仍然为数较少。

  我国锂电池行业经过近几年发展,虽然生产厂商众多,但采用先进自动化设备的厂商并不多。大多数小规模锂电池厂商仍以手工操作或是半自动设备、单体自动化设备生产为主。

  过去,凭借在劳动力方面的优势,我国锂电池市场中低端产品占有较高比例。但随着锂电池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中低端产品毛利率逐步下降,有实力的生产厂商将会以发展高端产品为目标,以应对电池生产厂商对于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备需求增加。

  目前,公司的后处理设备已经具备锂电池自动装夹技术;此外,公司自主研发了电池生产数据集中管理技术,该技术能够为后处理系统提供全自动服务。而国内其他公司,多将该技术外包给专业软件公司。无论是在设备生产效率还是数据应用效率上,公司都具有优势。公司紧跟锂电池领域最新技术发展前沿,准确理解下游客户的需求,及时推出新一代设备以实现产品迭代,公司锂电池生产线后处理设备的使用周期、更新换代速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不存在重大差异,甚至产品的更新换代更为迅速、及时。公司在充放电机、内阻测试仪等后处理系统设备的研发、生产方面,拥有核心技术和能力。以充放电机为例,为了最大限度延长电池寿命并扩大存储容量,充电过程必须实现高精度控制。公司的充放电机,目前电压控制精度已经达到万分之二,电流控制精度达到万分之五的水平,高于同行业后处理设备厂商。

  目前,公司已为众多国际头部锂电池生产商提供后处理设备,如韩国三星、韩国LG、韩国SK、日本村田等。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2019年,国内外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出现了多个创新性的变化,助推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进一步提升和成本降低,体现了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体来看,动力电池技术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芯尺寸、模组结构和PACK设计优化;二是电池材料体系优化升级;三是物联网技术提升动力电池安全性;四是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

  公开发布的具有代表性行业新技术包括:宁德时代CTP技术,能量密度较传统电池包将提升10%-15%,可达到200Wh/kg以上;远景AESC的EnOS操作系统,赋能动力电池智能化;中国台湾固态电池企业辉能科技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加速推进其固态电池产业化;蜂巢能源推方形叠片工艺+四元及无钴材料电池。

  在终端需求上升以及政策引导扶持等因素影响下,锂电池细分市场爆发出蓬勃的成长活力。其中,在船舶、轻型车、通讯后备电源、电子烟、电动工具、ETC、TWS、48V微混等细分市场正在进入技术变革期或规模需求上升期,驱动锂电池需求高速增长。

  从中国锂电池行业权威网站高工锂电GGII披露的预测数据来看,船舶在2025年的锂电池需求超35GWh;通讯设备电源在2022年锂电需求将达45GWh;2020年TWS锂电池市场空间至少在24-45亿元。

  锂电池后处理系统将继续沿着提升性价比、提高安全性和降低成本三个主线发展,更好地满足锂电池制造商提高锂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制造成本3个核心竞争力。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股本及股东情况

  4.1股东持股情况

  单位: 股

  ■

  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不适用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313,025,766.35元,同比增长18.36%;实现利润总额334,039,578.56元,同比增加0.9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91,187,625.69元,同比增加1.73%。

  2面临终止上市的情况和原因

  □适用  √不适用

  3公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5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对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公司应当作出具体说明。

  √适用□不适用

  本公司将鸿睿科电子贸易日本株式会社、杭可电子株式会社、HONRECK EQUIPMENT TECHNOLOGY SUPPORT COMPANY SDN.BHD.、杭可电子贸易香港有限公司、HONRECK ELECTRONICS TRADING SPóKA Z OGRANICZONA ODPOWIEDZIALNOSCIA等5家子公司纳入本期合并财务报表范围,情况详见本财务报表附注合并范围的变更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