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年度报告摘要 2020-04-29

  公司代码:603566                              公司简称:普莱柯

  

  一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第一节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2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3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4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以利润分配方案实施股权登记日扣除回购专户已回购股份数之后的股本为基数进行分配,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人民币2.0元(含税)。以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总股本扣除回购专户已回购股份数后的股本为基数进行分配,预计派发现金红利6,318.26万元(含税)。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动物用生物制品、化学药品及中兽药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转让,属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产品中动物用生物制品用于动物疫病的预防与治疗,化学药品及中兽药则用于动物疫病的治疗。公司致力于为养殖用户提供满意的兽药产品,主要产品如下:

  基因工程疫苗:猪伪狂犬gE基因缺失灭活疫苗(流行株)、猪圆环病毒(Cap蛋白)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新支流(Re-9)基因工程三联灭活疫苗、新支流法(rVP2蛋白)基因工程四联灭活疫苗、新流法(rVP2蛋白)基因工程三联灭活疫苗。

  多联多价疫苗:猪圆支二联灭活疫苗、猪圆副二联灭活疫苗、猪胃腹二联灭活疫苗、猪副猪嗜血杆菌病二价灭活疫苗、新支流三联灭活疫苗、新支减三联灭活疫苗、新支减流四联灭活疫苗等。

  (二)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坚持“创新成就未来”的发展理念,引入集成产品开发(IPD)模式,构建产品开发公用模块,通过跨系统、跨团队的研发协同,建立了基于市场需求和竞争分析的快速、高效的产品研发体系。公司组建了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动物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三大国家级研发平台,形成了以自主研发为主、联合研发为辅的研发模式。针对行业重大动物疫病、影响产业未来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公司开展了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对于公司目前尚不完全具备条件开展的重要项目,公司联合国内外兽药领域一流的研发机构进行合作开发,持续积累科技创新方面的领先优势。

  2、采购模式

  公司以保质保量为基本出发点,采用制度科学化设计、流程专业化管理等措施,实现采购低成本高效率。制度科学化方面,公司持续完善供应管理制度,实施市场调查、物料分类、采购周期、采购审批、运输方式等物料采购过程的全面覆盖。结合上游市场和公司生产具体情况,持续优化制定科学采购方案。流程专业化管理方面,公司对供应商管理实行动态专业化管理,由公司采购部、质量管理部、内控审计部等部门对供应商资质、物料质量、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专业把控。

  3、生产模式

  公司坚守“金牌品质、造福人类”的企业宗旨,践行以销定产、以质量为核心的生产模式。在生产管理方面,高标准建立了全面、系统、严密的GMP管理体系,全面贯彻到原料供应、人员管理、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保证了产品生产过程的规范性;在工艺提升方面,持续优化产品工艺,提升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在团队建设方面,优化组织架构,推进核心骨干培养,强化工艺技术团队建设,持续提升现场管理水平,打造了一支服务、和谐、高效的生产管理团队。

  4、销售模式

  公司采用经销、直销和政府采购三种销售模式。对于养殖规模相对较小但数量占较大比例的中小养殖户,公司采用经销的模式,整合经销商的网络资源优势进行产品销售。对于养殖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大中型客户,公司采用直销的模式,通过产品营销、技术营销、服务营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组合销售。对于部分列入强制免疫计划的产品,采用政府采购模式进行销售,根据省、市、县级兽医防疫机构发布的招标信息,公司进行投标活动,并将中标产品销往防疫部门指定地点。

  (三)行业发展阶段

  根据证监会的行业分类标准,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中的兽用药品制造行业。据《兽药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05-2018年,国内兽药行业市场规模由138亿元增长到458.97亿元,复合增长率达9.68%。伴随下游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逐渐提高,兽用疫苗及药品在下游养殖中的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动保行业整体处于快速的成长期。

  近年来,国家取消对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免疫政策,部分以政府采购产品为主要营收来源的兽药企业面临巨大的经营挑战,同时,叠加非洲猪瘟疫情的冲击,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兽药企业加速退出行业,动保产品市场空间进一步向大型兽药企业集聚。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陆续出台了《兽药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兽药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等政策,在新药研发方面引入GLP、GCP、一致性评价等制度规范,大大提高了研发的门槛,同时,随着国家对创新成果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未来具备完善的研发体系、扎实的研发功底的创新型企业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股本及股东情况

  4.1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 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19年是内外部因素异常复杂的一年,中美贸易战和非洲猪瘟疫情给下游养殖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受非洲猪瘟持续扩散的影响,2019年生猪出栏同比下降逾20%,年末生猪存栏同比下降逾40%;全年猪肉产量的大幅下降带来了对禽肉及蛋类消费的替代性需求,2019年全年禽养殖行业销量大幅提升,产能也迅速扩张。面对错综复杂的经营环境,公司董事会审时度势,冷静因应各种不利因素,同时保持高度的战略定力,抢抓行业机遇,推进产业布局;公司全体员工在经营班子的坚强领导下,积极迎接挑战,攻坚克难,寻求突破。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0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9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9.44%。

  1.1 坚持创新引领,持续占据行业研发高地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累计投入9,081.51万元,比上年增长23.62%,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3.92%,有力保障了公司高效有序的开展各项研发工作。2019年,公司共计获得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HN1201-ΔgE株)等新兽药证书8项,获得包括鸡新支流法腺五联灭活疫苗在内的临床批件11项;提交国内发明专利申请19项,国际PCT专利申请1项,获得国内授权22项,国际授权4项;公司新签订对外技术转让或许可合同 3,198 万元,确认收入 2,354万元。

  猪用疫苗方面,本年度,公司协同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开展非洲猪瘟基因缺失活疫苗(HLJ/18-7GD株)研发,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经率先取得临床试验批件,公司将继续在临床试验阶段提供研发支持。同时,公司有效利用现有的研发条件,持续推进非洲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及活载体疫苗的前期研发工作。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动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合作开发的猪口蹄疫(O型+A型)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研发,目前进展顺利。

  禽用疫苗方面,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合作开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H5+H7亚型)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进展良好,已经基本具备申请临床试验的条件。报告期内,含有多个亚单位组分的禽腺病毒(Fiber-2蛋白)系列联苗(三联、四联、五联)均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针对近期流行的新城疫(基因Ⅶ型)开发的系列禽用联苗(二联、三联、四联)均已进入新兽药注册阶段;代表禽用疫苗生产顶尖水平的鸡马立克氏病二价活疫苗生产工艺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公司禽用疫苗产品实现全面升级换代、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公司在宠物用疫苗、治疗性生物制品、化学药品方面的长期布局和持续投入,报告期内,公司在宠物动保产品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研发成果。疫苗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联合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开发的狂犬病灭活疫苗已进入新兽药注册阶段;犬二联(DP)和犬四联(DHPPi)已基本完成临床前研究,正在积极准备申报临床试验;猫三联(FPV+FCV+FHV)灭活疫苗、弱毒活疫苗的实验室研究进展顺利。化学药品方面,公司开发的替米沙坦内服溶液、复方非泼罗尼滴剂等多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抗感染类及驱虫类药物进入新兽药注册质量复核阶段;头孢泊肟酯片、利拉萘酯搽剂等抗感染类的重磅产品已完成临床试验备案,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多项国际前沿的宠物用原料药及制剂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公司自主开发的化学新结构莱柯霉素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顺利,主要应用于犬细菌性呼吸道疾病和支原体感染的治疗,目前已完成多项毒理评价试验及安全药理试验的评价,结果良好。

  1.2 推动营销体系升级,夯实成长基础

  2019年是公司“全员营销元年”,公司集聚优势资源实施营销“三大战役”,努力把公司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胜势。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探索营销新举措,梳理TOP300集团客户开发策略与流程,尝试引入区域运营中心、千名老板工程和创客等营销新模式,推动疫苗与药品协同营销。同时,公司优化了各经营单元的管理架构,建立了动态化的赛马机制,激活了团队士气与潜能。面对非洲猪瘟疫情带来的不利局面,经过销售团队的不懈努力,公司仍然实现了销售收入的逆势增长。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2019年公司加大了大产品营销的力度,同时稳步推进产品组合方案,致力于为养殖客户提供更专业、更精准的解决方案。猪用疫苗方面,利用产品优势大力推广产品联合免疫营销方案,助力非瘟复产;禽用疫苗方面,以新支流法、新支流(Re-9)、新支减流为核心产品的“434”系列免疫方案实现了快速增长,新流法“1日龄免疫专家”方案带动单一产品占惠中生物禽用疫苗销售比例达50%;化药方面,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头孢类、消毒剂等大产品销售占化药板块总销售的比例超过50%。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强品牌建设,参加了第八届李曼大会、中原生猪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行业展会,承办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六届全国禽病分子生物技术青年工作者工作会议,全面提升公司在行业的品牌影响力。

  销售管理方面,公司启动了数字化营销平台建设工作,整理养殖场与终端经销商档案,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完善营销制度、流程和考评工具,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更为高效地配置资源,为包括业务人员和经销商在内的销售体系赋能。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深耕大集团客户开发工作,推行项目制管理,集合公司内部优势资源,全力提升客户满意度。2019年度,公司与一大批大型养殖集团建立、深化了战略合作,集团客户销售同比增长30%。

  1.3 资本运作再下一城,投资项目进展喜人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对南京梅里亚动物保健有限公司的全资收购,并更名为普莱柯(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的生产资质。至此,公司已经基本完成在猪、禽方面列入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的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产品上的产业布局。报告期内,普莱柯(南京)已经启动禽流感疫苗生产车间生物安全三级防护标准升级改造,目前进展顺利。

  报告期内,公司与中牧股份、中信农业合资成立的中普生物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中普生物于2019年1月获得了猪口蹄疫 O 型、A 型二价灭活疫苗的新兽药注册证书,目前该产品也已经取得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借助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产品研发和工艺技术上的优势,中普生物悬浮培养和抗原纯化的工艺水平得到了切实的提升,抗原的纯度和收率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报告期内,悬浮培养车间改造项目已基本完工,生产基地及检验设施生物安全三级防护标准升级改造项目进展良好。同时,中普生物已经启动营销团队的组建工作,未来将在政府采购和市场销售两个方向共同发力,也将与公司猪用疫苗销售团队和销售渠道形成有力协同。

  参股公司中科基因在报告期内完成了资产重组,目前已经形成兽医领域的实验室服务(ICL)、诊断产品(IVD)、合同研发服务(CRO)、继续教育与咨询等四大业务体系,其中有9家实验室获得各地兽医主管部门的非洲猪瘟检测授权,其全资子公司普泰生物的非洲猪瘟荧光热对流PCR(cPCR)快速检测试剂盒也通过了中国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评审,为全国抗击非洲猪瘟疫情、生猪养殖行业全面复产保驾护航。

  1.4 综合管理精益求精,全面保障战略落地

  在生产管理方面,公司始终秉承“金牌品质,造福人类”的理念,以质量为根本,打造核心竞争力,树立高端品牌形象,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19全年,公司完成12个工艺提升项目,顺利实施6个产品的转产工作;全面推进GMP二级文件改版,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为执行新版GMP打牢基础;重视改进生产效率,持续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不断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降低人工操作;加大安全、环保、消防投入,持续推进安环体系建设,引入外部审核和认证,确保了全年“零事故、零污染、零伤害” 管控目标的实现。

  报告期内,公司高度重视团队建设,成立了以高管为核心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形成了内部人才选拔培育和外部高潜质人才精准引进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在公开竞聘的基础上,公司开展了一系列识别人才、选拔人才、锻炼人才的创新活动,带动一大批年轻员工脱颖而出,人才选拔工作初现成效。普莱柯学院针对核心班和菁英班开展专题培训,不断深化后备人才的培养,匹配成长导师,注重因材施教,并对后备人才委以重任,在工作中获得锻炼提升的机会。同时,公司还梳理和建立了集团架构下的职级体系,推行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模式,不断完善人力资源基础建设。

  2019年,公司还在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内控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效果显著,为公司规范运作、合规经营和管理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导致暂停上市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3面临终止上市的情况和原因

  □适用  √不适用

  4公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具体分析见“公司2019年年报全文”

  5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6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对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公司应当作出具体说明。

  √适用□不适用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本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子公司如下:

  本期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及其变化情况详见“公司2019年年报全文”。